儿童临床试验项目伦理审查现况及问题研究--以某三甲儿童医院为例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ai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儿童属于弱势群体,其生理和心理处于发育阶段具有特殊性,儿童参加临床试验面临的风险远高于成人。充分保护儿童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是伦理审查的关键。本研究通过对某三甲专科儿童医院的儿童临床试验展开实证调查,了解目前儿童临床试验项目的现状,分析儿童临床试验存在的伦理问题,结合国内外的伦理规范准则或指南,探讨出提高儿童临床试验伦理质量的建议,完善儿童临床试验伦理审查的细则,进而促进儿童临床试验的有效且安全的开展。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对查找的国内外文献、政策报告和指导文件等资料进行研读和分析,为伦理审查质量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基于伦理规范指南,结合伦理审查要点和实际工作情况,组建专题小组展开讨论一起构建伦理审查质量评价相关调查表;再次,运用伦理质量评价调查表对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开展的临床试验项目进行实证调查,得出调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基于调查结果及统计分析结果,采用逻辑分析法发现其中的内在联系和冲突原因,总结出保护受试者安全和权益的途径。
  研究结果:
  儿童药物临床试验项目设计的伦理评价调查结果:所调查的项目设计的总体水平良好,总评分为11.55±0.74,范围在10.0-12.5分。国际多中心项目的伦理水平高于国内多中心项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项目总的完全符合率、部分符合率和不符合率分别为81.15%、15.39%和3.46%。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性方面:各项目完全符合遵循先验原则、试验对照设置、风险/获益合理性、受试者的纳入/排除标准以及制定数据与安全监察计划五个方面的预设标准,但还存在部分项目的研究中止标准不准确和未设立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两方面的问题。受试者的权益保护方面:各项目完全符合隐私保密和申办方提供保险或经济保证两方面的预设标准,但部分项目存在知情同意书设计完整性欠缺,保障受试者的自主权以及受试者的报酬补偿方面重视度不够、儿童特殊保护意识薄弱的问题。
  儿童临床试验知情同意书设计的伦理评价调查结果:所调研的试验项目的知情同意书的要素条目符合情况不错,基本符合伦理规范的要求,且与各方案的内容一致,其中药物类项目要素缺失率均值低于器械类项目(16.70 vs. 36.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多中心项目的要素缺失率均值低于国内多中心项目(11.03 vs. 2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部分项目还存在要素标准的缺失、告知不全和不规范的情况,由此造成研究基本信息的缺失、补偿信息的告知不全面和补偿方式不尽合理、儿童的特殊性的重视度不够、隐私保护不足等方面的问题,进而影响受试者做出正确的抉择;其次,知情同意书没有设计儿童版知情同意书,忽略了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自主权的履行能力;最后,少数项目存在知情同意书语言表达不够通俗易懂的问题。
  研究结论:
  为最大限度的维护儿童的权益和安全,促进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合规、高效和顺利开展,首先,重视研究方案伦理设计,提高研究方案设计质量:一是加强申办方对研究方案的重视;二是邀请伦理学专家早期介入方案设计,规范和完善研究方案的伦理设计考量;三是提高申办方对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的认识,充分发挥数据与安全监察委员会的监管作用。其次,伦理委员会加强研究方案和知情同意书的审查,切实维护受试者权益:一是加强伦理委员会对试验方案规范性的审查;二是提高伦理委员会对知情同意书设计质量,强化知情同意书的伦理审查,确保知情同意书的内容要素的完整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还需特别遵循儿童自主意识和认知能力的特殊性,优化知情同意书版本设计;三是重视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切身维护儿童利益;四是提升伦理委员审查能力,充分发挥伦理委员会的作用。最后,加强和完善政府对儿童临床试验领域的监管制度与机制的建设:一是构建保护儿童受试者权益的法律防线;二是设立我国儿童临床试验的救济制度。
其他文献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当前国内外公认的观点,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是深入推进我国智慧城市治理、提升政府管理效能的有效抓手,也是创新和优化社会经济管理、改善民生公共服务、优化现代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结构性转型的必然选择。近年来,s市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在互联网和大数据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充分运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系列新技术、新应用,全力推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一理
学位
伴随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规模不断壮大,人们对于医疗卫生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地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要求。同时新医疗改革相关指导的出台,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财务管理模式,才能够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才能够提升公立医院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够使公立医院既能够发挥自身公益性的身份定位,又能够兼顾市场经济的最大化利益原则。  本文是基于S
学位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脱贫攻坚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相关问题日益严峻。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质量问题掩盖于数量问题之下,未引起足够重视。另外,打造劳务品牌,实现就业转移作为农村劳务输出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吸纳贫困人口就业、实现劳务对接扶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致力于从新公共服务理论和就业相关理论出发,并结合品牌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对“天镇保姆”的就业质量展开分析,并
近年来,医闹纠纷事件屡见不鲜,且愈演越烈,医患双方关系日趋紧张。对医患关系如何健康发展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也逐渐成为医院的重点事项工作之一。因对医患关系管理不善而引发的其他在健康管理发展过程产生的突出问题,又反过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健康构建。因此,对医患关系问题进行详尽的调查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于不断提高各级医院医患管理服务能力,建立和谐的全院医患关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学位
【目的】  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其工作投入状况直接影响着服务质量和患者就医安全。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与专家咨询法确定工作要求-资源影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工作投入的概念模型。并通过实证调查、统计学分析等步骤,检验得出各因素影响工作投入的力度和路径系数,确立最终影响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工作投入的数理模型。基于关键影响因素从多维度提出优化路径,以期不断增加家庭医生团队成员工作过程中的积极体验,为
近年来,医疗纠纷愈演愈烈,医患冲突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不仅严重影响医院正常医疗秩序,还给医务人员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实践证明,医疗责任保险在分散医务人员执业风险、降低医疗纠纷处理成本和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重庆市在借鉴“宁波模式”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探索实施医疗责任保险,为全市医疗纠纷的处理和医患关系的改善增加了一条新的解决途径。  本文以实证研究为视角,通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至今已有30余年,加之人口老龄化的持续加剧,家庭结构的日趋小型化以及家庭功能的弱化,相比多子女家庭,“四二一”家庭特有的唯一性与不可替代性使其照护功能显得尤为脆弱,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俨然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话题。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期无法逆转的新常态,亦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面对只有一个孩子的事实,传统的养老模式很难具备家庭养老基础,故
研究目的:  2015年全国正式实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双轨合一”的培养模式改革。本研究旨在调查“双轨合一”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3年学制内保证33个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前提下,其作为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促进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规范和改进,以期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管理策略。  
学位
研究目的:通过对绩效考核相关理论研究,掌握Z医院胃肠外科绩效考核经验和不足,尝试建立一套适合该科室实际情况、具有一定导向性的医师个人绩效考核体系,丰富外科医师个人绩效考核的内容;探寻更适合该科室的绩效考核模式与方法,从而为我国三级公立医院医师个人绩效考核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利用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查阅与医师绩效考核相关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明确医师个人绩效考核的内
学位
目的:在了解城口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A医院基本情况基础上,通过调查A医院远程医疗开展情况以及医患双方对远程医疗的使用意愿、利用和评价情况,了解A医院远程医疗开展历程、开展科目、开展数量、取得成效、面临问题,研究和发现贫困地区远程医疗发展的经验和不足,进而为贫困地区远程医疗的发展提出建议。  方法:在阅读文献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与半结构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使用配额抽样抽取调查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