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杭州湾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脆弱性响应

来源 :浙江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ay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经济水平的日渐提升,我国生态脆弱性问题备受关注。土地利用变化(Land use-cover change,LUCC)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交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和链接纽带,而生态脆弱性同样在自然和人类双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研究LUCC及其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有利于进一步挖掘生态脆弱性的驱动型因素,有利于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依据。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以环杭州湾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选取2005年、2010年、2015年三期的遥感影响数据作为来源,综合利用GIS技术方法,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对环杭州湾区域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以及生态脆弱性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主要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分析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情况,发现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占比按照大小排序依次为林地、耕地、建设用地、水域、草地、未利用地。2005年至2015年,研究区域主要以林地和耕地为主,耕地面积和水域有所下降,草地面积、建设用地面积以及未利用土地面积均在增加,林地面积变化不大。第二,通过分析研究区域的敏感性、适应性以及暴露度,发现该研究区域均处于轻微度脆弱区,并呈现出生态脆弱性逐年增加趋势。第三,通过分析研究区域的整体和各行政区域的生态脆弱性,发现2005年、2010年研究区域的生态脆弱性较强,2015年显著下降,属于轻微度脆弱区。在行政区域方面,嵊泗县、定海区、岱山县、象山县的生态脆弱性排名最为靠前,普陀区生态脆弱性排名上升最为明显。鄞州区和青浦区两个行政区域的生态脆弱性面积增加最为明显。第四,通过分析研究区域2005年至2015年的生态脆弱性演化情况,发现研究区域生态脆弱性下降面积远大于上升面积。第五,通过分析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脆弱性影响,发现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其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是有差异的。耕地类型的生态脆弱面积最多,且其以中度为主,林地等其他类型以轻度脆弱区为主。
其他文献
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亲身打造的大型歌舞《云南映像》以其独特的视觉魅力给生活在燥郁时代的人们进行了一次心灵洗礼。其独特美学取向也是对中国传统意境的一次回归。舞者凭借绝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不断创新。其中越来越多的微视频资源被引用再创造并融入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赋予教学内容全新的魅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
生鲜农产品是一种典型的易逝品,其具有易腐烂、生产周期长、销售周期短以及对鲜活程度要求高等特点。其中,生产周期长、销售周期短等特点容易导致供应链参与者之间的产品供需
以建筑工程造价单位动态管理为题进行了系统性思考,提出了动态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的基本原则及做好评估决策阶段、规划设计阶段、工程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决算阶段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