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高原寒旱核心区土壤-环境关系解析及土壤推理制图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n78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是生物的营养库和立地基础,是地球重要的碳库和净化工厂,也是人类社会的生存之本。分析土壤与环境的关系,探讨土壤空间分布规律,有助于理解土壤形成发育过程,也有利于土壤功能的稳定与提升。羌塘高原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气候环境恶劣,交通不便,土壤基础资料较少,土壤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缺乏深入分析;同时,传统土壤图将土壤类型界线绝对分隔,掩盖了土壤类型间的交叉和过渡特征。本文利用羌塘高原传统土壤图,基于土壤形成发生理论,筛选与土壤形成密切相关的环境因子,运用决策树See5.0软件挖掘土壤与环境因子间的耦合关系;构建羌塘高原寒旱核心区土壤-景观模型,运用规则制图法,绘制寒旱核心区数字土壤图;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域土壤空间分布规律。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土壤与环境因子的耦合关系:在小区域内海拔、降水和地形湿度指数是影响土壤分布的主控因子,地形因素影响了气候和其它环境因子在区域内的差异,从而对土壤分布产生影响。大区域中海拔、母质和气候依次成为影响土壤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气候和母质因素的空间差异较大,对土壤分布的影响作用增强。通过不同范围对比发现,海拔和降水是影响土壤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其它因素在不同区域间差异较大。土壤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不是单一的,是多条件组合协同作用。(2)土壤空间分布特征:羌塘高原寒旱核心区土壤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和水平地带性分布特点。海拔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内水热组合和地表覆被情况,分布海拔最高的是寒冻土,其次是石质土、粗骨土,且二者交错分布,随着海拔降低发育有寒钙土、淡寒钙土、寒漠土、新积土、盐化钙土、寒原盐土类、风沙土、潜育草甸土等。在水平方向上区域内整体南部相对暖湿,北部相对冷干,寒钙土多分布在南部地区,淡寒钙土和寒漠土多分布在北部区域,盐化钙土、寒原盐土类多沿湖泊河流分布,冲积土和新积土则在河谷地带发育。(3)数字土壤制图:在深入分析土壤与环境要素关系的基础上,基于土壤-景观推理模型生成的数字土壤图,在土壤类型间存在过渡带,比传统土壤图更符合实际土壤分布的空间渐变特征;其中基于样点的制图法对样点依赖性大,制图结果破碎分散;基于规则的制图法可以建立土壤-环境关系模型,通过计算土壤类型隶属度可以合理的对土壤类型进行空间分配,基于规则的制图法优于基于样点的制图法。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结合See5.0决策树分类软件和土壤-景观推理模型,筛选土壤-环境因子,构建土壤-环境关系,是一种有效的土壤制图方法。
其他文献
针对CADASTREVCT格式中地籍对象不具有时态特征,不能支持对地籍变更过程的描述以及数据增量更新的问题,提出了对现有CADASTREVCT格式的扩展方法。扩展后的CADASTREVCT格式一
孢粉分析是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湖泊沉积物沉积速率稳定,沉积连续性好,且沉积环境利于花粉保存,是利用花粉恢复古植被、古气候最理想的载体之一,同时湖泊花粉
土壤侵蚀这一环境问题目前已经被世界上人们高度关注。土壤侵蚀给生态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兴海盆地地处高海拔地区,盆地内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地位显著,土壤侵
饮食是旅游六大消费要素中的首要和基本要素。食作为吃的概念是古老的,但是作为旅游的概念却是新生的。随着旅游者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的提高,旅游者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以观光
佛教文化旅游在推动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者旅游需求的转变,传统的佛教文化旅游面临严峻挑战,其开发现状令人堪忧。因此,本文选取佛
全新世气候演化的过程、内部结构及驱动机制等问题一直是气候学家们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最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以及气候变化与人类文明的兴衰是否存在联系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