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侵蚀这一环境问题目前已经被世界上人们高度关注。土壤侵蚀给生态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兴海盆地地处高海拔地区,盆地内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地位显著,土壤侵蚀以冻融侵蚀、水力侵蚀、风力侵蚀为主。兴海盆地内主要以高寒草甸为主,高寒草甸一旦被人为及自然灾害破坏,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原貌,保护高寒草甸刻不容缓。由于遭到全球气候变化及人为对高寒草甸草地不合理的利用,高寒草甸的破坏进程加快,土壤侵蚀现象也将加重。利用放射性核素137Cs示踪技术可以简便、快速的反映出土壤侵蚀强度及侵蚀速率,定量分析典型高寒草甸的抗侵蚀能力。本文选取青南高原兴海盆地内子科滩作为研究区,利用核素137Cs示踪技术原理,在研究区内采样共计72个,其中剖面样39个,容重33个,所采集样品利用伽玛谱仪测试,其相对探测效率为50.2%,单个样品的测试时间为43200s,测试误差尽量控制在10%以内,得出研究区样品137Cs活度值。研究区内海拔较高,气温变化季节性明显,降水量大,冷热变化大,气温日较差为12℃-16℃,年较差较25℃-34℃。区内主要植被类型为高寒草甸,草甸根部对土壤颗粒粘结度较高,能够有效的涵养水分,草甸厚实的表皮能够减少强降水对地表土壤的冲刷土壤侵蚀较轻。研究区内为典型的非农耕地,137Cs活度值随深度呈指数递减态势,结合指数分布方程,计算出研究区土壤侵蚀量和侵蚀、堆积速率。137Cs活度峰值出现在表层1-2cm处,5-6cm以下基本无137Cs分布。土壤侵蚀量变化范围为151.39t·km-2·a-1至359.10 t·km-2·a-1之间,平均值为317.08 t·km-2·a-1。土壤容重变化范围在0.939-1.309 g·cm-3之间,平均值为1.140 g·cm-3。侵蚀速率变化范围从每年0.16mm到0.33mm之间,其平均值为0.28mm·a-1。堆积速率变化范围为0.26 mm·a-1至0.77 mm·a-1之间,堆积模数变化范围从291.03t·km-2·a-1到801.33 t·km-2·a-1之间。从空间上看,发生侵蚀最大的区域为兴海县周边地区,且侵蚀量自研究区边缘地带向兴海县逐渐增强,子科滩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侵蚀较为严重。侵蚀量大小自研究区边缘向中心兴海县区域呈现增强趋势。研究区子科滩植被盖度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较低,土壤侵蚀较轻。植被覆盖度与土壤侵蚀量在空间上分布趋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