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文本选自Great Walls of Discourse and Other Adventures in Cultural China(《文化中国的话语长城》)第四章和第五章。作者以西方人的视角,看待中西方语言的差异,为汉学家和西方的汉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观察中国语言文字的渠道,同时也为中国文化向西方的传播搭建了桥梁。选取本文作为翻译实践材料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传播汉学家在研究中国文化方面的理解,推介中国文化。本翻译报告由五部分组成,即翻译任务描述、翻译过程、翻译理论与翻译策略的选择、翻译技巧与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译者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对翻译中遇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文化中国的话语长城》是一本学术论文集,依据Peter Newmark对文本的分类,本文属于信息型文本,借助于交际翻译策略进行翻译。第一部分翻译任务描述主要对翻译背景,翻译目标和翻译任务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此次翻译的译前准备工作和译后工作,以记录翻译开始前的各项准备以及完成之后的检查与修改情况;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此次翻译使用的理论、方法与策略;第四部分结合翻译的具体实例分析了词汇、句子和文化等三个层面的难点。在对词汇层面的分析中,运用到了增词法、词性转换和汉语四字格使用等翻译方法。在对句子层面的分析中,主要运用了拆句法和语序调整的方法。在对文化层面的分析中,采用了“交际翻译”策略;最后一部分总结了笔者通过此次翻译活动获得的经验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