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忠恕之道”在孔子整个哲学思想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内容,“忠恕”二字连在一起在《论语》中虽然只出现了一次,但是它却是我们实践“仁”、达到“仁”的方法和途径,是“一以贯之”的“道”,更是君、朋友、人与人之间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从某种程度而言,只有把握了“忠恕”之道的涵义,才能对孔子仁学思想有整体、全面的理解,对儒家道德伦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孔子的“忠恕之道”包含了“忠”和“恕”两个方面的内容,从消极的方面说就是“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能接受的事物就要将心比心不要强加给别人。从积极的方面就是“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希望达到目标和满足诉求,也要推想和帮助别人达到和满足。“忠恕”的综合也就是“为仁之方”,也就是“仁”本身,所以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实现了“忠恕之道”,也就是对他人的爱,所以孔子也说“仁”就是爱人。孔子的“忠恕”之道对于今天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构建社会的和谐与世界和平以及诚信危机问题等方面都有价值可借鉴。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吸取孔子的“忠恕之道”,并且发扬“忠恕之道”来改善今天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