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环境育人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队院校,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所有的高级、中级与初级军队院校。军队院校承担着为军队培养各级各类军事人才的教育训练任务,是以高等教育为主的军事教育机构。军队院校特殊的育人机制和良好的育人环境为环境育人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优越的条件。  军队院校担负着培养适应军事斗争与军队建设需要的军事人才的重任,要把学员培养成“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合格的革命军人,必须拓宽与发展军事教育理论,拓宽育人视野,丰富军队军队院校育人养分。  教育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要使军队院校教育工作更富有针对性、实效性,就必须对军队院校环境育人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改革和完善军队院校育人环境,全面促进军队院校现代化建设,加速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本文认为军队院校环境育人是以军队院校特定的育人环境为载体,能动地利用环境的育人功能,来达成培育军队所需合格人才目的的活动,环境在军队院校育人中具有重要作用,要在坚持环境育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依托环境育德,建设平台育人,结合训练、一日生活育人,重视心灵发展开展好环境育人工作。
其他文献
陆九渊所开创的心学流派如理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对中国学术、文化甚至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陆九渊哲学作为心学的最初形态,不断为后人所关注和阐释。本文尝试以“本心”释
学位
本文通过确立“相信意识”的基础地位来走出意义混乱的困境,并在以“相信意识”为前提的情况下重新整理了意向性、事实与价值、归纳法之间的关系,为意义重构提供了一条新的途
本文以公共利益的实现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公共利益的实现作一番较为全面的阐述,揭示出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准确认识。要研究公共利益的实现模式,首先就必须
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哲学在人的问题上的相通性,这个问题长期为人们所忽视,如果能把马克思哲学和后现代主义哲学中所闪现的人学光芒联系起来考察,对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