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其他语言项目,语法在外语教学史上是最受争议的一项,主要体现在应不应该教语法及怎样教语法上。在我国,英语语法教学的态度经历了从重视、支持到淡化、排斥再到迷茫、徘徊的钟摆阶段。《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下称新课标)明确指出:“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即要改变以前传统语法教学积重难返的教学方法和倾向,而不是放弃语法教学,并对语法教学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语法作为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基础;教师应关注学生语法学习的情感态度、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并注意文化内涵的渗透;灵活使用教材,优化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然而,自2003年起,在吉林市实施已有十余年,当前新课标在高中语法教学中的践行现状如何呢?根据新课标对高中语法教学的具体要求并借鉴国内外语法教学经验和笔者的教学实践,本文针对此问题展开了调查。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和访谈法对高中语法教学中践行新课标要求的现状展开研究。研究首先选取吉林市三所不同综合水平高中的72名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从课程目标、教材、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体系四个维度对调查问卷进行全面地调查研究。其次,随机选取笔者实习学校6名英语教师和10名学生为课堂观察和访谈对象。课堂观察旨在了解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各项语法学习策略、在语法教学环节文化渗透策略运用、教材的使用以及语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情况。访谈围绕调查问卷题目展开。最后,对调查所得数据,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分析,总结新课标要求在当前高中语法教学的实施现状,指出取得的成绩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如积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强化学习策略教学的意识、注意文化内涵的渗透、综合利用各种语法教学方法和优化语法教学评价方式等,希望对一线高中语法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有所裨益,实现新课标的总体目标。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论文结构;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其中涉及到相关概念界定、新课标对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要求以及国内外语法教学研究综述;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主要有调查问题、调查对象、方法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第四部分是调查结果与分析,主要是探讨分析新课标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施现状;第五部分是结论,论述了研究的主要发现、教学建议、研究的局限性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