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深紫外铝磷酸盐光学晶体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W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紫外深紫外光学晶体的设计合成对激光技术以及光化学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能够有效地扩展普通激光源波长范围的深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它们在军事、航天、医疗以及科研等重大领域都发挥着巨大作用。本论文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将结构丰富的Al-O基团以及不存在d-d和f-f跃迁的碱金属、碱土金属阳离子引入到磷酸盐体系中,设计合成了四例新型紫外深紫外铝磷酸盐光学晶体,通过对其结构及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设计合成了新型紫外铝磷酸盐光学晶体Li_6Na_3Sr_(14)Al_(11)P_(22)
其他文献
本课题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丙三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甲基丙烯酸羟乙酯(DMPA)、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等为原料分别合成了三种树脂:线性嵌段水性光敏PUA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采用聚合法制备聚吡咯,并用三种方法合成了钴聚吡咯配合物。通过XRD、红外、XPS和循环伏安等表征手段,讨论了三种方法对聚吡咯催化剂结构及氧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这
低维纳米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受到国内外许多科研小组的广泛关注。钒氧化物纳米材料因为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传感特性及电子传导
自Buchwald课题组1995年首次发表胺化反应的论文后,已有20年的历史。在这20年的历程中,经过很多课题组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底物范围得到广泛拓展,机理也逐渐明确,Buchwald-Hartwig C-N偶联已经成为经典的人名反应。无论在当代的药物合成中,还是聚合物及新型功能材料的制备中,胺化反应已成为重要的构筑碳氮键的方法。在药物合成中,很多时候会面临多卤代芳香化合物(尤其是多卤代吡啶)的选
利用室温固相反应、液相反应和溶剂热反应合成了10余种砷、锑、铋的氨荒酸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主要工作如
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物理实验(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 Physics Experiment,简称ICF)需要在低温条件(<77K)下仍然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厚度约为500nm的超薄膜材料。在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