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连续性倒塌是指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由于突发事件结构发生局部破坏,这种破坏从结构初始破坏位置沿构件进行传递,最终导致整个建筑物倒塌或者造成与初始破坏不成比例的倒塌。近年来倒塌事件频发,对结构抗连续倒塌的研究意义重大。随着型钢混凝土结构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型钢混凝土柱-钢梁组合结构体系被应用于高层及超高层等复杂体系中,但对其在偶然荷载下的抗倒塌性能研究还不充分。本文基于拆除构件法对型钢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进行了抗连续倒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型钢混凝土柱平面框架试验模型建模分析,验证型钢混凝土构件塑性铰特征值确定方法的适用性。为组合框架结构构件塑性铰参数确定提供依据。(2)建立10层空间型钢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有限元模型,在长边中柱失效情况下分别采用线性静力、线性动力、非线性静力、非线性动力等四种方法进行分析,考查剩余结构内力变化、结构塑性铰发展及失效柱上部节点位移变化,分析表明:空间型钢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在承重柱失效后力的传递由近及远,遵循就近原则;非线性动力分析能更准确的模拟结构的连续倒塌破坏。(3)分别拆除首层长边中柱、短边中柱、角柱、中柱,采用非线性动力分析方法对组合框架进行抗连续倒塌分析,考查剩余结构内力变化、结构塑性铰发展及失效柱上部节点位移变化,并将四种工况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各工况中拆除角柱对结构抗连续倒塌最为不利。(4)通过研究不同层构件失效时失效点位移变化情况,以及楼层数、构件失效时间、跨度变化这些因素对型钢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连抗续倒塌破坏的影响。分析表明承重构件失效时,跨度增大会加剧连续倒塌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