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施行20余年,美术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实践能力的积极作用日益显现并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美术课程的教学地位得到了加强,但随着多媒体的广泛运用和美术实践的大力加强,教师的教学语言正在弱化,影响了教育实效。教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艺术性是教师的基本功,是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标准之一。准确性的基础是专业性,美术学科有许多专业名词和专业概念,对这些专业名词和概念谙熟于心方有表达准确的可能。准确的语言可以一语破的,艺术的语言可以润物无声。语言的准确性和艺术性其实是分不开的,艺术性是技巧,准确性是基础,只有在熟练掌握美术学科专业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语言的艺术性。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任何一门课程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但,美术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课堂教学语言的重要性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本文主要以美术课堂教学案例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为借鉴,在充分理解语言及教学语言的基本内涵、特点的基础上分析美术教学语言的功能及特征。其中对美术课堂各教学环节相关语言特征进行归纳梳理是笔者对美术教学语言现状进行“发问”并加以梳理的重要思考过程,而对美术课堂教学语言的运用策略进行研究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笔者主要从知识讲授、新知导入、作品评价、示范演示四个主要环节入手,采用案例分析法对相关用语策略分别加以探究。另外,通过对大量美术教学语言课堂实录进行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论成如知识讲授用语策略、课堂导入用语策略、作品评价用语策略、示范演示用语策略等。最后,对美术教学语言的发展趋势作了一点展望,同时认为提高教学语言规范意识,完善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加强美术教师教学能力训练是美术教师教学语言优化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