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国学研究与社会运动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_624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儒家为主干的传统文化尤重士人参政议政的入世情怀,近代历次战争使国人体会到国将不国,精英危机意识敦促转型中的知识分子延续古代士人脉络,在经典文化中寻找自信,希冀力挽狂澜。与此同时,民国建立后,国学研究者更为密切的接触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参与社会运动。探讨国学研究与社会运动既是多学科融合交叉和综合考量的重要范畴,又是当代如何更好弘扬国学的现实关照。具体来说,论文第一章首先对国学和社会运动进行楷定,认为近代国学是具有鲜明国家标记,研究、教育方法趋西,以儒释道为核心、集中于文史研究、囊括中国古代百家经典等抽象或具象遗存,并且充满现世关怀和对外包容力的学问;本文社会运动则主要是以政治运动、文化运动为主、社会建设运动、民族救亡运动和政党纷争为代表的运动。第二三章则主要是对古代士人和社会运动、晚清国学研究与社会运动进行梳理和追溯。论文主体部分主要探讨了国学研究与政治革命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南京国民政府十年建设运动、抗日民族救亡运动、国共对垒,以及与民国政要、国学机构的关系演变。通过摸索研究发现,自晚清到民国,国学每每大热都与政治和社会环境变迁有关,诸多学人在近代并不平静的生存条件下难以促成“纯国学”的书斋之学,无论是中西学之争辩还是科学出现对国学的挤压,屡次文化论战往往赋予时代色彩。当局者在民族存亡危机之下出于统治之需,也往往以国学为工具,将国学凝萃成汇聚人心和民族力量的精神利器。终而我们认识到,民国时期国学研究与社会运动是交互共存的,呈现多重互动,受到时代性、民族性、学术性和政治性的影响。这一方面源于固有的精英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则由于民国政治斗争极端激烈复杂,使得国学研究不得不与社会运动密切相关,借国学研究涂染政治色彩。国学与社会运动成为民国学术与政治交锋共存的缩影,欲存惟艰的国学需要在社会运动中寻找存在,而社会运动的领导者在对国学的褒贬间宣誓立场和表达诉求。关照当前的国学倡导,应避免无益的存废之争和政治渲染,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用国学强调文化认同和保存民族基因上,力行弘扬国学,潜精陶铸国魂,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
其他文献
新一轮的土地违法违规专项治理行动即将展开,并将把房地产开发闲置用地纳入清理和整顿重点。此消息一出再次引发网民关注,不少网民对土地闲置屋禁不止的现状提出质疑,并纷纷“晒
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然而这些年来,土地的质量每况愈下。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漫灌、浅耕等不科学的耕作方式,使土地越来越板结,越来越瘦弱。在城市化进程加快、
由于不同区域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历史发展基础、思想文化观念等众多方面的差异,总会导致出现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
本文以《合同法》为根本,参考《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拍卖、变卖财产的规定》等司法解释,尝试初步研究承
结构吸波材料的发展建立在先进复合材料发展基础之上,融受力与吸波为一体.而碳纤维结构吸波材料是一类多功能复合材料。它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隐身特性已大量应用于隐身技术
<正>"英红九号"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采用英红九号无性系良种鲜叶研究开发的高档工夫红茶,产品品质优、知名度高、效益好,市场空间大。推广种植英红九号品种茶树成为
陈修园作为清代著名医家,以大量的著作为人所知。其在仲景学术思想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在近现代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实际上,陈修园的医学思想并非仅限于《伤寒论》和《金匮要
本报讯 (记者 吴涛) 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发展战略专家会今天在扬州召开。昨天,代市长张爱军会见了中国文联名誉主席孙家正,双方就不断扩大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
报纸
随着《合伙企业法》对有限合伙制度的正式确立,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发展势如破竹,凭借其税收上的优惠、出资及运作方式灵活以及高效激励机制等优势赢得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