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i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城镇化动力机制缺陷、城镇规模体系失衡、制度机制改革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进程。长江上游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点区域,其城镇化的发展对于进一步加快长江上游地区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整体现代化进程、不断缩小与东中部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具有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普遍性特征,同时其自身的特点也影响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如长江上游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少数民族占比高、经济基础差、交通设施落后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长江上游地区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进程。本文以城市化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以长江上游地区为研究范围,以城镇化发展为研究对象,梳理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长江上游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现状和特点,剖析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战略框架,建立了“一轴三群、四核六带”的长江上游地区城镇结构体系,探讨了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战略途径。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
  (一)由于其经济发展基础较差,上游地区人口城镇化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中下游地区及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由于很多地方政府过度重视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忽视对城镇人口集聚的重视以及人口集聚后社会保障体系的落实,导致长江上游地区普遍出现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情况。除此之外长江上游城镇化还存在城镇化发展水平低、质量差、城镇密度低、发展不均衡、功能逐渐衰竭、规模结构扭曲、城镇联系薄弱、首位度高等问题。
  (二)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仅具有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的普遍性特征,同时其自身的特殊性也成为影响其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其中,制度机制缺陷、自然历史因素、城镇化发展基础差、少数民族占比高、动力机制缺陷和生态环境问题是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全域规划”、“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绿色发展”的城镇化战略原则;以确立制度安排、统筹城乡发展、构建中心——外围的城镇体系、培育建设小城镇为战略重点;以构建协调的城镇网络体系、促进产业与城镇化相互融合、城镇化与环境协调发展为战略目标,最终将长江上游地区建成中国内地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四)针对目前长江上游地区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创新制度安排为前提,以建立城镇化发展的运行机制为基础,以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基础为支撑,以构建长江上游地区城镇体系为重点,以完善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网络基础设施系统为补充,以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为保障的城镇化发展战略途径。
  (五)在健全长江上游城镇化体系的过程中,应加强大城市之间的关联和纽带作用,引导区域的空间结构布局,形成规模适度、分布合理的城镇化空间结构格局。形成以众多小城镇为基础,以长江沿线发展轴为补充,以成渝城市群、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为重点,以梯字型城市群为核心,以多条城市连绵带为支撑的“一轴三群、四核六带”的城镇化发展体系。
其他文献
新中国成立以来,资源型地区的发展为各个部门提供了丰富的矿物原料,为建立我国完整的工业体系贡献了自己力量,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支撑作用,是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基地。由于片面地追求GDP的增长,资源型地区在一直以来的发展中奉行“先生产,后生活”“先污染,后治理”的宗旨,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不仅导致了资源型地区经济效益的低下,更导致资源型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很差,空气污染严重,安全事故频发,基础设施建设不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势头,国家面貌日新月异。而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也对基层政府的执政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保证执政能力和执行效果成为基层政府工作的重点。这就要求对政府执行力进行全面考核。政府执政力不仅能够全面、具体的反映基层政府管理能力,还能够间接体现民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因此,积极提升政府执政力将有效改善基层政府执政水平,提高政府工作效能,提升民众对基层政
学位
我国组团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底蕴,期间经过政府与市场不断地规划与完善,现在不论在规模还是效益上都展现出了不凡的成果。我国的西咸新区、贵安新区、天府新区等地区都在为实现协同发展做着艰辛的探索,现阶段他们已经成为我国跨行政区国家级新区经济发展的先驱和代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级新区的建设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的重要新举措,这代表着我国将由单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向组团式的经济发展模式
贫困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世界性难题,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要让民族摆脱贫困,解放生产力,逐步富起来、强起来,20世纪七十年代来改革开放至今的多年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与贫困作斗争,面对日益突出的贫困问题,交出了一份7亿多人脱贫、脱贫人口占全球脱贫人口70%的答卷。我国在改革开发以来30多年间的扶贫工作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财政的作用可谓举足轻重,近年我国财政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大幅度增加,这不仅体现我
学位
近些年来,自杀现象呈现高发态势,在自媒体平台下传播的自杀事件逐渐增多,引发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自媒体作为当下一种流行的媒介,对发言者并未设置太高的门槛,对评论的审查也比较宽松。此外,自媒体具有实时交互性,短时间之内就能将信息传到网络的各大平台。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好奇心理和网站点击量,许多自媒体平台运营者多采取夸张、不合适的标题报道自杀事件,使自杀事件曝光于大众之下。这种做法不仅侵犯了自杀
学位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全球市场,中国的制造型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企业想要从这种恶劣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来就必须通过其他方面来提高自身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例如:降低库存成本,缩短交货周期快速满足客户需求。  传统的库存管理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只有先进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才能够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优化
学位
社保基金自2003年入世以来,发展成为中国A股市场中重要的机构投资者,而社保基金的增减仓行为也成为其他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重要参考指标。但是,对于社保基金委托投资对股市波动的影响,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都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因此,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当前的市场环境,分析社保基金入市前后的历程,特别是分析社保委托投资的投资偏好,进而提炼变量、构建模型,实证检验社保基金委托投资对于股市波动的作用。  首先,
学位
土地价格是影响住房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反映了一个城市土地市场的运行状况,甚至能够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经济水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同一时间,不同城市土地价格地域分异差距很大,其地价影响因素不同;不同时间,同一城市地价地域分异也不一样,影响因素也不相同。这些不同的因素会导致土地价格的走向和分布不一样,并进一步对城市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某一城市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鉴于中国目前能比较完整
学位
四川省矿藏丰富,孕育出一批重要的资源型城市。川内资源型城市作为重要的基础能源与原材料供应基地,为全省乃至全国工业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城市发展以及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转变,四川省资源型城市面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环境问题突出、民生任务较重等问题。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产业转型是构造城市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对新时期资源型城市产业跨越式转
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重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带来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的同时,也使我国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绿色经济效率,绿色经济效率是一种既能兼顾经济增长成效,又能兼顾资源和环境代价的综合评价指标。该指标的建立也有利于贯彻科学发展观和习总书记创新、协调、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