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制造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凭借着巨大的制造业总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是,制造业总体水平比较落后,一直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主要是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代替传统资本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技术创新的过程实质就是知识生产的过程,要研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关键是要研究知识生产过程中知识投入对于创新产出的影响。因此,本文从知识生产的角度,采用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国制造业企业知识投入对于创新产出的影响。主要内容包括:第一,概述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明确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分析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通过对目前己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以往大多基于宏观数据研究企业知识投入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针对这些不足,确定本文的研究对象和主体。第三,通过对知识生产相关理论的分析,明确了知识投入与创新产出的衡量指标,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第四,利用权威机构公布的相关数据,分析统计“十五”到“十一五”期间,我国制造业企业知识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发展趋势。统计结果显示,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在R&D投入与专利产出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提高,但是我国制造业仍然存在自主研发能力薄弱和高水平人力资源匮乏的问题。第五,基于企业微观数据,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就累计专利申请量和单个年份专利申请量分别作为被解释变量,分组考查了知识规模投入指标与R&D技术投入指标对于专利产出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R&D技术投入是促进创新产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规模投入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最后,对本文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为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提高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的提高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