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受到我国加入WTO的强力推动,我国的技术标准事业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一个以工业标准化带动农业、服务业标准化的局面正在形成,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技术标准化的发展令人瞩目。
对高新技术产业而言,技术标准化过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多方面的,既有短期的回报,又有远期的价值;既有可衡量的企业收益,又有难以量化的社会效益。目前,理论界关于技术标准化经济效益的评价研究多集中在标准战略方面的讨论,在微观层面上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的实证研究很少,其指标体系很难反映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标准创制过程的实际特点。
随着国家主管部门对于高新技术标准化工作的极大关注,相关管理者通过资金支持、政策优惠等策略,不断扶持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标准化的发展。因此,需要以相关管理者为评价的角度,在充分考虑到技术标准化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综合创制效率的基础上,对相关企业的技术标准化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其目的是为其未来的评价和扶持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基于此,本文从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标准化的实际特点出发,沿用企业技术标准化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评价方法,从区域管理者的评价角度对模型涉及的投入、产出指标进行选择。随后,本文又在原有评价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客观限制法对权重限制方面进行了改进,使评价结果更能满足相关管理者的不同评价需求。最后,本文通过案例对2009年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标准化的经济效益进行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