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人口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kur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工程是我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工程项目,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等巨大的综合效益,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峡库区是由于工程建设而产生的一个直接维系三峡工程环境安全的独特地理单元,其人口的搬迁、安稳以及致富问题是当前乃至今后学术研究的重点。本文利用2000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部分统计年鉴数据,构建了三峡库区独特地理单元人口数据库系统。在此之上,对三峡库区26个区县自重庆直辖以来的人口数量、密度、结构以及流动的时空演变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结合新古典增长理论,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并选取了合适的指标来衡量这些因素。在实证分析时采用了多元回归估计的方法,探讨了总抚养比及其增长率、城市化率、人口密度和投资率等其他影响因素对三峡库区人均GDP增长的影响和作用程度。通过对三峡库区人口变动的时空演变分析,以及三峡库区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模拟,研究发现:(1)库区人口增长较快,人口集聚十分明显。1997-2012年,三峡库区总人口以高于全国年平均水平的增长速度增加,到2012年,三峡库区总人口达2125.46万人,占到全国总人口比重的1.57%;在库区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人口在空间上表现为不均衡分布,人口主要集聚于库尾地区,尤其是重庆主城区,人口集聚态势十分明显。(2)库区尚处于“人口红利期”,但人力资本流失严重。据测算,目前三峡库区处于“人口红利期”,库区内人力资本充足。但由于近年来库区大量人口向外流出,尤其是库腹地区,以至于库腹地区人口抚养比均为47.14%,接近于50%的水平,人口负担较重。而且整个库区目前处于人口净流出,造成了人力资本的大量流失。(3)库腹地区第二产业发展较快,劳动力吸纳能力还需加强。据分析,库腹地区第二产业发展较快,但从其产业结构偏离度发现,库腹地区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显不足,在吸纳就业人员方面还有很大潜力。(4)库区总抚养比及其增长率对库区经济增长作用较大。通过实证发现,库区总抚养比每下降1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率将增加0.28个百分点,总抚养比的增长率每降低1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率将上升0.48个百分点。对比前人对我国总抚养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来看,库区年龄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全国平均水平要大。因此,优化库区人口年龄结构是未来库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基于以上分析与研究,本文就促进三峡库区经济协调发展探讨了以下几条路径:(1)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合理引导库区人口转移。(2)充分利用三峡库区“人口红利”,防范“人口红利”弱化带来的不良影响。(3)库区内部增加就业机会和健全人力资源开发保障体系,逐步消除人力资本流失问题。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蓬勃发展,很多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将其公司拥有的客户订单业务中的一部分工作外包给接包商公司去做。接包商公司通常会同
就业乃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正加速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这对于全面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进而促进就业的作用是巨大的。而当前
效率是经济活动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一国金融发展最终表现为金融效率的提升,是金融发展“质”与“量”的统一,由此确保金融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真正配置向最具投资价值的企
证券发行作为发行人的一项权利受到保护,但任何权利都是相对的。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良好秩序,证券发行又不应当具有任意性,从而需要对证券发行进行相应程度的监管。我国当前
移动支付自起源于美国后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应用,从国内的发展情况来看,移动支付产业已经逐渐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和推动信息通信产业进步的重要载体,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