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经审批的涉外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hers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外合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在未经行政审批状态下,分为“合同无效说”、“未生效合同说”与“合同有效说”。“合同无效说”作为最初的主张,随着我国在合同效力方面技术的完善与成熟,该学说已经影响甚微,“未生效合同说”成为主流学说,其认为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认定未经审批的中外合资企业股权转让合同效力为未生效,但“未生效合同说”解释上的曲折加大了司法工作者对未经审批的涉外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的理解与适用,本文从立法层面与解释论层面阐释了采用“合同生效说”的合理之处。首先,对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讨论对行政审批对涉外股权转让合同效力研究的必要性,一方面,计划经济时代的留存的许多行政审批不适应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该类纠纷复杂化,审理难度大;另一方面,行政审批对外资的控制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其次,本文通过三部分,详细阐述“合同无效说”“未生效合同说”和“合同有效说”产生依据,比较三者之间的法律效果,评述了在现阶段司法理论与实践中将“未生效合同说”作为通说的观点,并从“合同无效说”存在的问题,未生效合同与无效合同的区别、未生效合同的效力、报批义务的地位和作用,未履行报批义务的司法救济五个方面进行论证。以上是从现行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对未经行政审批的涉外股权转让合同效力进行分析,显然他们是存在欠缺的,最后本文从立法论和解释论的角度思考此类问题,关于未经审批的合同效力是否还有其他解决方案?进而从物权法的区分原则入手将涉外股权转让行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双方签订股权转让的契约行为,另一部分是股权的实际变动。并将股权作为准物权,从而在行政审批与股权转让合同效力分离的模式中,作为负担行为的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并不会因为未经行政审批而受影响,当对方恶意违约或不作为时,守约方当事人可以根据生效合同请求对方履行义务、承担违约金或提出解除合同。最后得出,相较于“未生效合同说”,行政审批与合同效力区分的进路便于助推合同机制的运作;行政审批与合同效力区分的进路符合比例原则。
其他文献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第77届学术大会于2004年11月7日-10日在美国新奥尔良召开,近2万人参加会议。
死刑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会被废除,但废除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死刑的滥用到死刑的废除,逐步对死刑进行限制是死刑发展的一个不可僭越的阶段。无论是死刑废除或者是死刑限制,
本文研究了 2 0 0 0年青岛口岸进境大豆中携带杂草的种类、数量、截获率和超标情况 ,并对其进行风险分析。从口岸检疫、大豆运输流向及疫情处理等方面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措施
从破产法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角度考察,对破产欺诈的法律规制始终是各国破产法的重要内容。纵观世界各国的破产法及刑事立法,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大都设立了破产欺诈罪,
学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诱发社会矛盾的因素增多,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较大冲击,导致新的犯罪形式不断出现。个体恐怖犯罪是指行为人基于恐怖主义思想,在其社会或个人动机的支配下,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