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的动力及其对制度建设的启示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度有着众多的涵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制度主要有礼、俗、法、令四种涵义。西方学者对制度概念的认识大相径庭,主要有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制度是一种规则或规范(体系);制度是一种组织机构或结构;制度是一种博弈;制度是一种模式;制度是一种“思想习惯”。从哲学层面对制度进行定义,制度是由行为规则调节着的秩序。制度的哲学定义包括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规则是制度的表象,制度的本质则是通过规则的实施形成一定的社会秩序。  制度的演化,从根本上来说,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结果。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从原始社会至今,制度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习俗、道德和法律三种历史形态。制度变迁理论派别众多,社会形态演变理论、理性建构制度变迁理论和自发演进的制度变迁理论是大三主要派别。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存在方式,制度变迁需要力量的推动。我们在理论上构建了一个制度变迁的动力模型,即制度变迁的“主观动力和客观动力系统合力”模型。构建该动力模型的直接目的,是试图在实践上,运用该模型完善制度变迁动力机制,推动制度有效变革,并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动制度有效变革,一、是制度建设要以人为本,人是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要正确处理制度稳定与变革的关系,努力实现制度稳定与变革的对立统一;三、是发挥制度变迁动力系统中各因素的协同整合作用,以期形成最大合力。
其他文献
2006年7月,第一个微博Twitter在美国产生,不久后微博在国内兴起,如今我国使用微博的用户正在爆发式增长,微博交往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交往方式走进大众的生活。这个继Email、BBS
我国石化能源储量以煤炭为主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在相当长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我国未来经济高速发展必然推动煤炭需求成倍增长。在传统的产业技术格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阴阳观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在古代汉族哲学中,阴阳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文明的对立观之中,那时就已经产生了一些抽象的阴
自由是洛克思想的主题。如何实现自由,是洛克思考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财产成就自由,自由必须落实为财产方能实现。因此,本文从洛克的财产理论入手,详细考察了自由借助财产实现的
本论文以福柯对古代哲学的解释为研究对象。作者希望以此来向人们呈现另一种形象的福柯——具有古代哲学气质的福柯。所谓“古代哲学气质”,是指以“生存技艺”[tekhnê tou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格里芬的过程神正论。格里芬的过程神正论是不同于传统基督教神学对恶的问题的回应的新的理论方案。就其理论本身而言,相较于传统基督教有神论对恶的问题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