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度有着众多的涵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制度主要有礼、俗、法、令四种涵义。西方学者对制度概念的认识大相径庭,主要有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制度是一种规则或规范(体系);制度是一种组织机构或结构;制度是一种博弈;制度是一种模式;制度是一种“思想习惯”。从哲学层面对制度进行定义,制度是由行为规则调节着的秩序。制度的哲学定义包括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规则是制度的表象,制度的本质则是通过规则的实施形成一定的社会秩序。 制度的演化,从根本上来说,是生产力水平发展的结果。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从原始社会至今,制度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习俗、道德和法律三种历史形态。制度变迁理论派别众多,社会形态演变理论、理性建构制度变迁理论和自发演进的制度变迁理论是大三主要派别。 制度变迁是制度的存在方式,制度变迁需要力量的推动。我们在理论上构建了一个制度变迁的动力模型,即制度变迁的“主观动力和客观动力系统合力”模型。构建该动力模型的直接目的,是试图在实践上,运用该模型完善制度变迁动力机制,推动制度有效变革,并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动制度有效变革,一、是制度建设要以人为本,人是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要正确处理制度稳定与变革的关系,努力实现制度稳定与变革的对立统一;三、是发挥制度变迁动力系统中各因素的协同整合作用,以期形成最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