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伴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本病的辨证辨病论治提供一定数据参考;同时探讨本病不同中医证候与生物学诊断指标的相关关系,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依据。 【方法】 对9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PCOS伴高胰岛素血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Excel软件和SPSS17.0统计软件,运用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主要中医证型依次为:肾虚痰凝证(占23.91%)、肾虚血瘀证(占19.57%)、脾虚痰湿证(占17.39%)、肝郁血瘀证(占16.30%)。 2.中医证型间比较:肾虚痰凝组、脾虚痰湿组BMI值显著高于肾虚血瘀组、肝郁血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血瘀组PRL、T水平显著高于肾虚痰凝组、脾虚痰湿组、肾虚血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痰凝组、脾虚痰湿组HOMA-IR值显著高于肾虚血瘀组、肝郁血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痰凝组、脾虚痰湿组的FINS显著高于肾虚血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组患者的1hINS、2hINS显著高于肾虚血瘀组、肝郁血瘀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LH、FSH、LH/FSH、3hINS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非肥胖组患者的LH、LH/FSH水平显著高于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患者的FINS、1hINS、2hINS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非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与非肥胖组患者PRL、E2、T、FSH、3hINS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本病的主要中医证型依次为:肾虚痰凝证、肾虚血瘀证、脾虚痰湿证、肝郁血瘀证。 2.肝郁血瘀证可能与高泌乳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3.肾虚痰凝、脾虚痰湿证患者多肥胖,血清胰岛素水平较高。 4.脾虚痰湿证患者血清睾酮水平略低于其它证型。 5.肥胖是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高胰岛素血症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