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随着人口流动性的不断提高,农民工群体逐渐成为城镇劳动力补给的重要储备力量。根据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50岁以上的农民工比重近五年来逐年提高,这说明高龄农民工逐渐成为城镇化建设中不可小觑的重要力量。有关研究表明,人们对于高龄农民工等流动人口健康问题的关注度并不高,高龄农民工应当成为健康管理和健康维护的重点对象。本文以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截面数据和相关文献为基础,以高龄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了高龄农民工的基本特征和健康状况,选择自评健康和慢性病两个指标对高龄农民工面临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并分别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多项有序Logistic回归定量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高龄农民工整体健康状况良好,但是从自评健康和慢性病患病综合分析也存在健康风险。(2)高龄农民工面临的健康风险因素较为广泛,除人口学因素外,还有社会经济因素、流动因素、就业因素、健康管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3)高龄农民工面临的健康风险在自评健康和慢性病患病两方面既表现出规律上的一致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流动范围、流入区域、务工行业、月均收入、社会医保参保、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便利性、社会交往等因素对他们的自评健康具有显著影响,但未对慢性病患病产生影响;就业身份对高龄农民工构成患病风险,且影响程度最大。在家庭人均收入和社会参与方面,高龄农民工都表现出了自评健康状况良好,但却存在慢性病的问题。这反映出家庭支持能力和社会参与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健康风险因素。针对分析结果,从“治未病”的健康管理角度提出了高龄农民工预防健康风险的策略:在宏观政策层面保障高龄农民工的基本生活,确保高龄农民工享受平等的健康服务;在中观执行层面推进社区卫生健康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健康风险管理;在微观个人层面,要注意提升高龄农民工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