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基于“携手助学”之“信息技术教师高级培训”项目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2005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为背景,以“教育部一微软‘携手助学’之‘信息技术教师高级培训”’项目为平台,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文献探讨”主要评述国内外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相关概念、培训模型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从理论上提出为什么研究的问题。通过研究发现:学者们对培训的定义缺乏本质性陈述,需要重新定义培训;现有的教师培训模型不适切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缺乏系统研究;设计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应跨越培训的樊篱。 “现状分析”主要对我国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现状进行解读,从现实上提出为什么研究的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国家教育政策和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决定了培训的政治意义和现实需求,然而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实施中存在着失恰性,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了培训质量低下。据此提出信息技术教师呼唤培训和培训需要新思维的主张,并给出了一个新的思维框架,这个新的思维框架是:以嵌入式培训为取向,以团队学习为基元,以活动为中介,以深度学习为中心,过程性主导的多元化评价,在场培训和在线支持相融合。 “理论基础”试图勾勒出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的理论基础如何构成以及它们对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指导意义。本部分从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和学科思维、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定位、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知能、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支持性理论等层面展开了论述,形成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的理论基础。 “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作为研究的核心部分,它主要解决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由哪些维度构成,这些维度如何解析和操作的问题。设计的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由结构模型和策略模型构成。结构模型由“微型知识讲座”、“技术实践”、“教法研讨”和“在场/在线资源支持”四个部分结构化而成,能有效地发展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理念。策略模型由主题游戏、培训文化、学习化团队、培训内容活动化和反思升华五个维度构成,其中培训内容活动化和反思升华是模型的关键策略。 “实践效果研究”怍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解决模型在实践中应用效果如何的问题。本部分首先对实践效果研究的环境和方法进行了陈述,然后对获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试图科学地得出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理论上具有创新性,在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参加培训的信息技术教师的高度认可;可以大幅度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素质。
其他文献
教研组在我国大陆中小学久已有之,曾作出过重要的历史贡献,但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却越来越显示出不足。近年来,关于教研组“应该怎样”的论述或文章曰益多见,但对于教研组究竟“是什
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陶二煤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严格按照《全国工会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建设实施办法》的要求,完善了三级职工教育培训管理网络,开展了全方位、多角度
纵观宋朝三百一十九年的辉煌历史,这个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庞大国家,由于推崇文治,在文化艺术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宋朝皇帝大多喜爱书画,作为宋代绘画艺术代表的院体画体
目的:调查金塔县苦豆子资源现状,为苦豆子资源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文献资料与野外实地调查相结合,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