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当前中国国际资本流入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以此为依据对中国短期和长期的引资策略提出建议。
研究表明,当前国际资本主要以直接投资(FDI)的形式进入中国,间接投资(包括证券、信贷等)非常之少,而且极具波动性和投机性。对于其中原因,本文在总结已有解释理论的基础上,认为从FDI风险分担理论的角度来解释更具说服力:一方面,中国的金融体制不完善,制约了非FDI资本的流入,因为它们在违约发生时易被全部剥夺;另一方面,FDI部分不可剥夺的特点使之具有了分担风险的功能,这一功能使得外国投资者更倾向于以FDI的形式进入中国。
因此,在中国金融约束无法消除的短期内,FDI仍将是国际资本流入的主要形式。在FDI风险分担和跨国投资剥夺理论的框架下,本文建立了一个符合中国情况的FDI理论模型,分解出了影响FDI水平的各种因素,得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分析结论。并以中国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实证分析与理论模型分析非常一致,很好的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根据上述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得出结论:在金融约束无法消除的短期内,中国须继续执行鼓励FDI的策略,以吸收更多国际资本保持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具体操作时要注意改进FDI的内部结构;从长期来看,中国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中国金融体系,以增加非FDI的流入份额,最终扩大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渠道,提升我国利用外资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