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小区公共空间品质塑造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l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居民对住区公共空间的需求不仅在量的方面不断增加,而且对公共空间品质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城市居住区公共空间品质的优劣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个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对城市的人文社会环境有着较大的影响,决定着城市的总体布局形态和环境质量。良好的空间品质足居住区建设主要的发展目标。   然而对于今天快速城市化发展的中国来说,尤其是在大中城市,面临着诸如大量的住房需求、紧缺的居住用地资源、迅猛发展的小汽车、不尽人意的居住区环境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使得居住区的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国今天面临的问题与新加坡在1970-1980年代期间住房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十分相似,新加坡住区注重整体规划,通过对有限土地资源的优化使用,为居民创造出更好的居住环境。本文在新加坡住房发展经验上,提出了要素设计和整体营建相结合的塑造方法来提升住区公共空间的品质。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居住区公共空间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公共空间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对居住区公共空间品质的概念界定开始,通过对济南近年来居住小区相关指标分析及1980年代、1990年代及2000年以后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小区的调研,总结出影响居住小区公共空间品质的因素,包括规划设计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规划管理因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整体构建和要素设计相结合的塑造方法,为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其他文献
大城市中心城区边缘村庄,处于城乡矛盾的前沿地带,随着城市空间拓展的加快,迎来了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心城区边缘村庄的改造更新,不仅是村庄物质更新和中心城区建设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发展中所面临的城镇特色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缺乏地域文化内涵的研究和对城镇特色的认知,缺乏准确的定位与规划,使得小城镇原有的特色逐渐丧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商业服务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成为城市经济活动的主体。商业服务设施作为城市商业服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在转型期城市经济的强劲推动下发生了质的变化,居住和就业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内生功能也深受影响。功能结构调整带来土地利
人口的变化特别是学龄人口的变化,对教育的影响十分密切。人口的的数量、结构及变动都会给教育带来一系列直接而深远的变化。学龄人口减少,可能导致部分地区教师过剩,教育资源利
随着江南地区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历史村镇发展呈现出两种大相径庭的现象:一方面,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历史村镇,由于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不足而导致大拆大建的破坏,正面临着急功
随着国家的社会进步与发展,伴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汹涌浪潮而来的人们衣、食、住、行、用、以及工作、娱乐、消费等方式呈现出日益多样化、人性化、动态化的发展和变革,而为
在全球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生态设计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和大力提倡,成为建筑设计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中国住房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更加体现全民受惠精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中央商务区逐渐在全国各地建设起来。针对这种新的群体建筑形式,其室外物理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风环境作为室外物理环境的一部分,与我们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