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CTA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与舌象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li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流成像(OCTA)检查分析NPDR患者视网膜、脉络膜的血流与厚度变化,并结合患者的舌象特点,评价NPDR患者眼底改变与舌象变化的相关性,探讨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检查方法能否为中医望诊的延伸提供客观指标,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方法学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NPDR患者55例。患者均进行散瞳眼底检查、眼底彩色照相和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评定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符合NPDR纳入标准的病例纳入研究。当患者双眼均符合纳入标准时,选右眼入组;当患者双眼DR分期不一致时,选择分期较重眼入组。患者均行OCTA检查并收集数据,采用Angio Retina模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扫描3mm×3mm范围大小采集图像。通过系统自带软件,使视网膜自动生成4个层面的血流图: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DCP)、外层视网膜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采用扫描质量最高的图像进行分析,利用Angiovue软件自动计算SCP和DCP血流密度。同时通过系统自带软件,自动识别并计算视网膜全层黄斑中心无血管区(FAZ)的面积、周长(PERIM)、非圆指数(AI)及围绕其300μm宽度内的中心凹血流密度(FD)。扫描Line模式,在黄斑中心凹处做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的垂线,手动测量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及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扫描GCC模式,记录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总平均缺损、局部缺损体积(FLV)、和整体缺损体积(GLV)。同时在自然光线下用照相机采集患者舌象,参考“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舌诊彩色图谱·新世纪第2版》,对患者舌象分析并记录。将所有数据资料用数据库录入Excel表中整理,用SPSS 2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用ROC曲线分析。所有检验均设置双侧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一般资料:55例患者均为2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40~77岁,平均(58.15±9.036)岁,病史2月~20年,平均(13.10±5.85)年。2.0CTA 结果:①视网膜血流:重度 NPDR 的 SCP(t=3.915,P<0.05)、DCP(t=3.479,P<0.05)均比轻、中度NPDR患者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SCP(AUC=0.776,P<0.05)较 DCP(AUC=0.753,P<0.05)对 DR 分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②黄斑中心凹无灌注区:重度NPDR的FD(t=3.569,P<0.01)比轻、中度NPDR患者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AZ(Z=-0.348,P>0.05)、PERIM(Z=-0.178,P>0.05)、AI(Z=-1.58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视网膜、脉络膜厚度:重度 NPDR 的 CMT(Z=-1.138,P>0.05)、SFCT(t=0.40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重度NPDR的GCC(Z=-2.006,P<0.05)比轻、中度NPDR患者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LV(Z=-1.689,P>0.05)、GLV(Z=-0.32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舌象结果:①舌色:各种舌色所占比例依次为淡红舌(43.64%)、红舌(30.91%)、淡白舌(14.55%)、青紫舌(9.09%)、红绛舌(1.82%)。②舌形:胖瘦舌比例依次为:胖大舌(52.73%)、胖瘦适中舌(43.64%)、瘦舌(3.64%);点刺舌比例依次为无点刺(70.91%)、有点刺(29.09%);瘀斑舌比例依次为无瘀斑(94.55%)、有瘀斑(5.45%);齿痕舌比例依次为有齿痕(52.73%)、无齿痕(47.27%);裂纹舌比例依次为有裂纹(67.27%)、无裂纹(32.73%)。③苔色:各种苔色所占比例依次为黄苔(63.64%)、白苔(36.36%)。④苔质:薄厚苔比例依次为:薄苔(78.18%)、厚苔(21.82%);润燥苔比例依次为:润苔(65.45%)、燥苔(32.73%)、滑苔(1.82%);腻腐苔比例依次为腻苔(50.91%)、无腻腐(49.09%)。4.舌象与眼底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将病例按舌象所体现的虚火盛与不盛归为两组:虚火未盛组(淡白舌+淡红舌)共32例,虚火盛组(红舌+红绛舌)共18例。结果显示:两组SCP(t=0.438,P>0.05)、DCP(t=0.456,P>0.05)、FD(t=-1.074,P>0.05)、SFCT(t=1.542,P>0.05)、FAZ(Z=-0.445,P>0.05)、PERIM(Z=-0.162,P>0.05)、AI(Z=-0.010,P>0.05)、CMT(Z=-0.222,P>0.05)、GCC(Z=-0.526,P>0.05)、FLV(Z=-0.354,P>0.05)、GLV(Z=-0.192,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依据NPDR患者眼底表现轻重而分组研究其舌象分布特点:a.舌色方面,重度NPDR患者较轻、中度NPDR患者的淡白舌、红绛舌比例(9.7%,0.0%)比A组(20.8%,4.2%)减小,同时重度NPDR患者的淡红舌、青紫舌、红舌比例(45.2%,12.9%,32.3%)比轻、中度NPDR患者(41.7%,4.2%,29.2%)增加,提示随NPDR眼底表现加重,NPDR出现热象、瘀象的逐渐加重。b.舌形方面,重度NPDR患者的瘦舌、裂纹舌比例(6.5%,74.2%)较轻、中度NPDR患者(0%,58.3%)增加,提示随病情进展,NPDR的气阴两虚进一步加重,尤其以阴虚、精血不足加重为主。c.苔色方面,重度NPDR患者的黄苔比例(64.5%)较轻、中度NPDR患者(62.5%)进一步增加,同样提示随病情进展,NPDR出现热象加重。d.苔质方面,重度NPDR患者的燥苔、滑苔比例(38.7%,3.2%)较轻、中度NPDR患者(25.0%,0%)增加,尤其燥苔比例增加,提示随病情进展,NPDR患者水液生成及代谢异常加重,尤其以水液生成不足导致的津液亏虚为主。结论1.随NPDR病程进展,NPDR患者眼底表现加重,重度NPDR患者较轻、中度NPDR患者的SCP、DCP、FD下降,GCC增加,这些可以作为无创监测DR病情进展的指标;与DCP相比,SCP变化更明显。2.NPDR患者舌象特点为淡红或红舌、胖大有齿痕及裂纹,苔薄黄腻,反映病机为气阴两虚、湿热内蕴。3.随NPDR眼底表现加重,舌象发生变化,虽然与眼底表现的变化不同步,但仍体现出NPDR病机出现气阴两虚、血瘀、津亏、燥热逐渐加重的变化趋势。因此舌象可以为临床上早期干预治疗NPDR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杨表是计数组合学中一类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我们主要研究了两行行递增杨表的计数,对于正整数n和非负整数a,k,满足0≤a≤(?),0≤k≤a,我们研究了形如(n-a,a),有k个重复数字的
研究目的:本实验室在前期已经完成榴莲壳和短柄枹枥的化学成分研究工作,E-1’-guaiacyl-2’-methyl-ethyenedioxy)-1’,2’:7,8-6-methoxycoumarin(propacin)是从榴莲壳中分离
立式旋耕玉米移栽复式作业机的设计与研究项目,是把局部深耕土壤和玉米苗自动移栽作业的功能结合到一起的研究项目。立式旋耕玉米移栽复式作业机主要包括旋耕和移栽两大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全面阐述了政协凝聚共识问题,进一步指出"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那
作为目前冲击片雷管装药的首选,六硝基茋(2,2’,4,4’,6,6’-六硝基均二苯基乙烯,HNS)的微观结构调控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除了常用的细化方法,多孔化也是HNS微观结构调
目的:探究Hsa-miR-16能否靶向结合WWP1 mRNA并调控其在胃癌细胞中的蛋白表达,以及其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16的靶基因,重点关注是否可与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而引起该疾病的主要病原体为HIV-1病毒.HIV-1病毒感染的动力学模型是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有力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传播的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侵染所致,因其危害性严重被称为水稻的“癌症”。本文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
近来局部可修复码(LRC)被用于存储系统,其功能是增强了系统的容错性和稳定性,其中二元域上具有不相交修复集合的LRC是研究的热点之一.2017年葛根年等人提出了码维数k的一个新上界,与C-M界不同,新界只与码长n,局部性r以及最小距离d有关.具有计算可行性强,码长较大时维数上界更小等优点.本文在前人研究d=6和d=8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些最优码的例子,将此方法推广并作出d=10的最优码的构造,作出实例
本文对芥蓝上吡蚜酮及其代谢产物的残留分析、安全性评价及加工因子进行了研究,完成了如下工作: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LC-MS/MS)技术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芥蓝中吡蚜酮及其代谢物CGA128632,GS23199和CGA266591残留的分析检测方法。芥蓝植株用甲醇溶液作为提取剂,涡旋提取,再用分散固相萃取,并辅以甲酸净化,最后采用LC-MS/MS检测。吡蚜酮、CGA128632、GS2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