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泰国东南部占它武里-达叻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往往含有丰富的深源包体,与该地区的刚玉产出密切相关,其周围同时常见石榴石、辉石等巨晶矿物,深源包体及巨晶矿物可提供研究深部作用的直接样本。前人在该地区的研究集中围绕刚玉进行,而对于其他巨晶矿物的研究相对较少,系统地对该地区的玄武岩、其中携带的捕虏体和巨晶矿物以及次生矿床中宝石的研究可帮助探讨附近的岩浆活动及其演化过程。泰国占它武里-达叻地区中分布着三个南北走向与刚玉产出相关的碱性玄武岩露头。本文研究的占它武里和达叻府的玄武岩均包含大量的深源包体,后者同时发现了刚玉和镁铝榴石等巨晶矿物。占他武里府Bang Kacha地区的玄武岩整体暗绿灰色。斑晶以橄榄石为主,基质为间粒-间隐结构,由斜长石、橄榄石和少量辉石组成。镜下可见大量捕虏晶,相对斑晶而言粒度通常较大,带有不同程度的溶蚀及与岩浆反应的现象,如橄榄石的环带结构、尖晶石的黑色反应带及斜方辉石的复杂反应边。达叻府Nong Bon地区的玄武岩含有大量气孔。斑晶以橄榄石为主;基质为玻基斑状结构,主要由单斜辉石微晶以及钛铁氧化物的副矿物组成。其中的深源包体包括含刚玉的铁镁质捕虏体、地幔成因的橄榄石捕虏晶等。巨晶矿物包括大量分布的黑色单斜辉石和粒度较大的褐红色镁铝榴石,在巨晶周围存在与寄主玄武岩浆反应形成的反应边:肉眼观察为淡黄色“壳”,放大可见辉石巨晶周围为筛状边、石榴石接触边界呈现两层反应结构。Nong Bon地区玄武岩中石榴石巨晶与次生矿床中石榴石化学成分特征相似,各氧化物的区别不明显,都属于富铁的镁铝榴石,但与东部Bo Rai地区捕虏体中石榴石、刚玉中石榴石包裹体的成分均有所差异。石榴石巨晶与次生矿床中石榴石的宝石学特征、谱学特征相似,均符合镁铝榴石的特征。次生矿床中红宝石多为深紫-褐红色,内部含有丰富的包裹体,红宝石与包裹体同铁镁质麻粒岩捕虏体中对应矿物的成分特征相似,但石榴石包裹体区别于石榴石巨晶,表明石榴石巨晶与刚玉的形成无直接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