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为新疆小麦品种品质改良以及优质麦生态区划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将15个不同品质类型冬春麦品种于2009-2010年在全疆12个地区34个试验点种植,研究新疆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 结果: 1.冬春麦主要品质性状方差分析可知,籽粒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所有参数在基因型、环境间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除冬麦吸水率、春麦降落数值外,其余品质性状在基因型×环境间也差异显著。 2.3种不同品质类型冬春麦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沉降值、面团品质均差异显著,且强筋类品种表现较好;强筋类和弱筋类的湿面筋含量差异不显著,与中筋类差异显著。3种筋型冬春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差异分析可知,不同品质类型冬麦品种的最终粘度、峰值粘度、保持强度、回升值均差异显著,稀懈值间差异不显著;同时,中筋类和弱筋类的峰值时间差异不显著,与强筋类差异显著。不同筋型春麦品种淀粉糊化特性差异分析可知,三种筋型春麦品种的最终粘度、回升值、峰值时间均差异显著,且平均值大小顺序为弱筋类>强筋类>中筋类;强筋类与中筋类的峰值粘度、稀懈值、峰值时间差异不显著,而与弱筋类差异显著。 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可知,海拔高度、碱解氮、速效磷、日最低温度对新疆小麦籽粒品质、面团品质均有较大影响;同时,土壤中的全氮含量、速效钾、日最高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等其他因子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同时,速效钾对新疆小麦淀粉糊化特性起着重要作用;而降水量、日最低温度、碱解氮、海拔、日相对湿度等其他因子对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种植小麦时,一定要施足底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结论:新疆小麦籽粒品质、面团流变学特性、淀粉糊化特性在基因型、环境间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强筋类冬春麦品种的籽粒和面团品质性状明显好于中筋类和弱筋类;在海拔高度-47.7m-1882m范围内,冬春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峰值粘度均在中、低海拔生态区表现较好;海拔高度、碱解氮、速效磷、日最低温度对新疆小麦籽粒品质、面团品质均有较大影响,而速效钾对淀粉糊化特性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土壤中的全氮含量、日最高温度、降水量、日照时数等其他因子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