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多普勒和M型超声检测胎儿心律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nt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胎儿心律失常在临床中比较常见,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会导致胎儿水肿、心力衰竭及死亡。胎心听诊只能判断胎儿心律是否规整,不能明确节律的性质。胎儿心电图容易受孕妇心电信号的干扰,且不易取到心房活动的电信号。胎儿超声心动图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不仅能够判断心脏结构及功能状况,还可以检测胎儿心脏节律。脉冲多普勒和M型超声心动图可直观反映胎儿心房、心室的先后激动顺序和相互之间的节律关系,依此来检测胎儿心律失常类型,本课题通过频谱多普勒和M型超声对胎儿心律的检测,探讨两种方法在检测胎儿心律方面的价值。方法: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来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及门诊行产科常规超声及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孕妇。本研究共随机选取240例孕妇,其胎儿心脏结构正常,未见持续性心律不齐。孕妇年龄19~35岁,平均(26.26±2.15)岁,胎龄16~41周,平均(30.10±6.22)周。240例胎儿中有16例阵发性房性早搏。2仪器与方法仪器:采用美国的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RAB-4-8-D凸阵容积探头,频率1.91~7.77 MHz,4C-D凸阵探头,频率1.5~4.6MHz,M6C凸阵面阵探头,频率2.6~7.77MHz。孕妇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先对胎儿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然后调至胎儿心脏检查条件。所用到的标准切面有:胎儿腹部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脉弓及动脉导管弓切面、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及一些非标准切面。根据孕周分为三个阶段(16~21周、22~32周、33~41周),共随机检测胎儿240例,其中16~21周检测到60例,22~32周检测到100例,33~41周检测到80例。每例胎儿均试用M型超声、肝静脉频谱、下腔静脉频谱、左室流入流出道频谱、上腔静脉及升主动脉频谱检测胎儿心律,如果取到的图像能够清晰的反映心房心室的活动节律,视为检测成功,并分别记录每种方法检测成功的例数。在孕龄≥22周的胎儿中,选取心律正常,无心脏结构畸形的胎儿,每例胎儿均用肝静脉频谱、左室流入流出道频谱测量胎儿AV值(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时间)、VA值(心室开始收缩到下一心动周期心房开始收缩的时间间期),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16例阵发性房性早搏胎儿,用肝静脉频谱检测,观察其频谱变化。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5种方法的检测成功率比较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然后再进行组间的两两比较,P<0.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利用肝静脉频谱与左室流入流出道频谱测量的AV与VA值采用x±S表示,两种方法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房室节律检测结果:在16~21周、22~32周两个阶段共检测胎儿160例,在此孕期内M型超声、肝静脉频谱、左室流入流出道频谱三种方法检出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检出率较高。三种方法与下腔静脉频谱、上腔静脉及升主动脉频谱检出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后两种方法检出率较低。33~41周共检测胎儿80例,其中肝静脉频谱、左室流入流出道频谱检出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这两种方法检出率较高,与其它三种方法比较,检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型超声、下腔静脉频谱、上腔静脉及升主动脉频谱三者检出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检出成功率较低。2胎儿心脏传导时间的测量结果:两种方法成功测量75例胎儿,胎儿孕龄≥22周。肝静脉频谱测量AV值为(85.53±9.34)ms,VA值为(333.1±26.42)ms,左室流入流出道频谱测量AV值为(121.59±9.47)ms,VA值为(287.6±35.73)ms。肝静脉频谱与左室流入流出道频谱测出的AV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3 P<0.05)。肝静脉频谱与左室流入流出道频谱测出的V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8 P<0.05)。3 16例阵发性房性早搏胎儿肝静脉频谱均有典型改变,房缩波A提前出现,波形变宽大。结论:1 M型超声在16~32周对胎儿房室节律检测成功率较高,操作简单,图像清晰;33~41周因干扰因素较多检测成功率低。2肝静脉频谱在16~41周检测胎儿房室节律成功率较高。肝静脉血流方向与超声束方向容易调整到平行,操作简单,所得频谱质量好。其房缩波A呈反向,心房节律显示特别清晰,对房性早搏诊断比较敏感。但其所测AV值不适合房室传导时间的测量。3左室流入流出道频谱在16~41周检测胎儿房室节律成功率较高。左室流入流出道切面容易获取,操作简单,频谱频带较窄,边界清晰,测量房室传导时间AV值准确性高,测值较可靠,对房室传导阻滞诊断有很大价值。4下腔静脉频谱、三血管切面上腔静脉及升主动脉频谱在16~41周检测胎儿房室节律成功率较低,操作费时,频谱图像质量差。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应用3.0T MRI-DWI分析测量不同年龄、不同部位颅盖骨骨髓ADC值变化,探讨不同年龄颅盖骨骨髓3.0T MRI-DWI ADC值变化的影像特征及意义,以利颅盖骨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建立大鼠腹主动脉一下腔静脉分流模型,模拟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的高肺血流量病理状态,从形态学及分子水平探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并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目的:内皮祖细胞(EPCs)是血管内皮修复的重要物质,EPCs数量和功能的下降是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α-硫辛酸(ALA)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循环EPCs数
目的 胃内容物增多容易发生反流性误吸,显著增加患者围术期死亡率.目前缺乏有效的无创性的方法 测量胃内容物,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测量胃窦部横截面积评估急诊手术患者术前胃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高碘饮食对小鼠甲状腺摄锝功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0~7八个组,其中0组为对照组,正常饮食,1~7组为实验组,分别给予不同剂
目的: 对比研究后路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评价后路单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相邻节段椎间盘退
目的: 探讨视黄酸对放射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P-A)表达的影响。 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N组);视黄酸组(D组);照射组
目的:  采用理论讲解、标准流程操作演示及自主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培训我市金平区两组不同专业背景校医人员单人法CPR,并在培训后完成技能考核,比较两组学员培训后即刻复苏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