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时机的选择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GAP)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时机的选择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四院普外科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普外科2002年7月~2006年7月收治的GAP病人113例。根据入院时有无胆道梗阻及急性胰腺炎的疾病程度将患者分成4组:①轻症非梗阻型、②轻症梗阻型、③重症非梗阻型、④重症梗阻型,根据以上4组病人的不同手术时机分为早期手术组和延期手术组及择期手术组,从APACHEⅡ评分计分均值、死亡率、并发症计分、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确定最佳手术时机。 结果: 按壶腹部有无梗阻及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将GAP分为4型,并采用不同治疗方案:①轻症非梗阻型,以非手术治疗为主;②轻症梗阻型,自发病起观察36小时,如梗阻仍未解除需早期手术,如胆道梗阻解除则继续非手术治疗;③重症非梗阻型,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并按胰腺坏死是否并发感染决定其是否手术;④重症梗阻型,宜行EST及时解除胆道梗阻,如无此条件,应在短期支持治疗后早期手术。另外:非手术治疗中如出现胆囊或胆道化脓性炎症宜早期手术;经非手术治疗后度过急性期的患者,应限期手术解决胆石病。 结论: 根据是否存在胆道梗阻和是否有重症急性胰腺炎来判断手术时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GAP为高危疾病,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早期诊断,明确临床类型及有无胆道梗阻,合理把握手术时机,预防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是降低GAP病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环节。
其他文献
本文分两部分研究了三种单基因突变糖尿病的基因筛查和临床特点。 第一部分:中国人Rabson-Mendenhall 综合征一例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的筛查。 研究目的: 胰岛素受体基
目的:  抗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是2007年以来新发现的一种潜在可致残甚至死亡但可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症状多样复杂,如对此病认识不足,易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