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枸杞子成分含量预测与产地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jie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枸杞子有效成分含量预测、产地识别方面应用的可行性。建立枸杞子有效成分含量预测和产地识别模型,为枸杞子工业生产提供快速、无损、低成本的鉴别技术。从技术层面上,探究解决枸杞子市场流通中以次充好、产地混用等问题的方法。
  方法:(1)查阅本草文献、科研论文、标准规范、相关专著等,通过归纳和总结进行文献研究。明确目前使用的枸杞子药材的基源种、道地产区以及主要成分等,通过对现有检测技术以及高光谱技术进行综述,为枸杞子识别奠定理论基础。(2)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枸杞子样品。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枸杞子中维生素类、有机酸等化合物;蛋白质含量利用《GB5009.5-2016蛋白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第一法进行测定;枸杞多糖含量利用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3)利用MaxEnt模型,进行宁夏枸杞分布区划;利用SPSS,逐步回归、聚类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枸杞子中指标成分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构建关系模型;利用ArcGIS软件,基于关系模型进行枸杞子中各指标成分含量的区划分析。(4)利用高光谱成像仪,获取枸杞子药材样品的光谱数据。(5)利用ENVI、Matlab软件,对高光谱数据进行主成分提取,特征波段选择,采用黑白板校正进行相对反射率输出,选择感兴趣区域的样品提取出平均值及标准差光谱数据、使用多元线性回归以及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从多元散射校正、S-G平滑、标准正态变换等方法中选出最佳预处理方法,利用成分含量与反射率数据的相关性,筛选有效波段。分别利用特征波段、有效波段以及主成分降维因子建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得到枸杞子中枸杞多糖、水溶性维生素、有机酸等5个成分的含量预测模型。(6)利用Matlab软件,在含量预测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偏最小二乘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枸杞子产地识别模型的建立。
  结果:(1)通过历代本草的研究结果可知药用枸杞的最终品种确定为宁夏枸杞(LyciumbarbarumL.)、道地产区为宁夏、用药部位分为根皮、实、叶三部分,而枸杞子的性味确定为甘平。宁夏枸杞主要种植地在《中国植物志》等文献资料中多记录在西北和中南部,尚没有关于东北地区人工种植宁夏枸杞的记载,通过本研究发现辽宁和吉林省也有宁夏枸杞的少量种植。(2)枸杞子的5大产区间具有明显的分布特征,在宁夏地区为高品质与中品质枸杞子区;内蒙古为低品质枸杞子为主;青海为中品质与低品质枸杞子;甘肃有少数区域分布高品质与中品质,大部分为低品质;新疆地区为高品质与低品质枸杞组成。(3)利用ENVI提取图像的主成分,通过特征向量筛选出光谱数据的特征波段为:573nm、909nm、1232nm、1243nm、1488nm。多元线性回归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方法筛选出预处理的方法为标准正态变换。(4)以降维因子作为输入变量进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建模结果如下,枸杞多糖含量预测模型为410-990nmSNV平均光谱数据,降维因子数目为5,MAPE为17.7798%。相同实验组条件下,有机酸与总黄酮的含量预测模型,降维因子数分别为27和18,MAPE分别为28.3539%和36.1831%。蛋白质的含量预测模型条件为950-2500nmSNV平均光谱数据,降维因子为18,MAPE值为11.9622%。维生素的含量预测模型条件为410-990nmSNV标准差光谱数据,降维因子为18,MAPE值为13.9095%。(5)特征波段的建模结果中,维生素含量模型MAPE与MSE值分别为12.4339%与0.0118。蛋白质含量模型的MAPE与MSE值分别为11.0127%和2.8301。枸杞多糖含量模型的MAPE与MSE值分别为11.7629%与3.3698。有机酸含量模型的MAPE与MSE值分别为43.6941%与0.5968。总黄酮含量模型的MAPE与MSE值分别为49.3254%与0.1462。(6)有效波段建模结果为,维生素含量模型MAPE与MSE值分别为16.0841与0.0127。蛋白质含量模型的MAPE与MSE值分别为12.9027%和2.7997。枸杞多糖含量模型的MAPE与MSE值分别为18.3443%与5.2101。总黄酮的MAPE与MSE值分别为29.9628%和0.0961,有机酸的MAPE与MSE值分别为27.3894%和0.2614。(7)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建立产地识别模型时,使用MSC、SNV、S-G平滑三种预处理方法同时设置不同的主成分因子数。结果显示在使用SNV预处理方法进行建模时得到的准确率最高。SNV数据在降维后预测准确度提升2%,准确率到达96%以上。BP神经网络的预测集准确率普遍在82%左右,5类产地的建模集预测准确率基本都在85%以上,测试集的预测准确率在80%以上。
  结论: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枸杞子主要成分含量预测与产地识别中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高光谱成像技术在中药领域应用的新思路“药材样品—>成分含量<—>光谱特征—>含量预测模型—>预测含量”,“药材样品—>产地差异<—>光谱特征—>产地识别模型—>产地识别”。主要结论有:(1)通过历代本草的研究结果可知药用枸杞的最终品种确定为宁夏枸杞、道地产区为宁夏、用药部位分为根皮、实、叶三部分。(2)采样区域内枸杞子中枸杞多糖、蛋白质、维生素和柚皮苷的含量虽然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如果依据某一个或某几个成分的含量进行枸杞子区划研究,各个区域的差异性并不明显。因此,不能笼统的利用单一成分划分区域,枸杞子的品质区划研究需要综合多个指标进行整体评价,或根据枸杞子特定功能需求及对应成分区分各个产区。(3)高光谱数据与枸杞子中化学成分具有相关性,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进行枸杞多糖含量预测时模型准确率达到88.2371%、水溶性维生素含量预测模型准确率达到87.5661%、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准确率达到88.9873%、总黄酮含量预测模型准确率达到70.0372%、有机酸含量预测模型准确率达到72.6106%。(4)通过偏最小二乘算法建立产地识别模型,识别率达到90%左右,BP神经网络的预测准确率达到80%以上。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课本当中概念的应该何种方式来向学生展示,这是教师所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提问是课堂上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以问答的方式来向学生提问,而数学概念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概念本身的枯燥乏味,学生难懂,教师就应该通过设计概念课来展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课堂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89-01  引言 
期刊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化,骨脆性增高,最终诱发骨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和人口结构的改变,骨质疏松及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病率将会显著增加,这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家庭负担。虽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众多,但均有局限性。因此,开发更加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药物和寻找新的骨质疏松靶点仍是骨质疏松研究的重点内容。最新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骨质疏松靶点,包括:抗骨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备粒径小、溶解度高的薯蓣皂苷纳米混悬剂(Dioscinnanosuspension,Dio-NS)作为口服制剂,并且评价其在体内的保肝作用。
  方法:1.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包括剪切时间、剪切速度、乳化温度、均质压力和均质次数等;以制备的Dio-NS的粒径和多分散指数为评价指标,计算总评归一值,应用星点设计响应面优化法设定实验,并且筛选出最佳的薯蓣皂苷、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大豆卵磷脂的处方含量;
  2.采用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确定Dio-NS的形态;X-RPD和
目的:建立烟花苷简便、灵敏的LC-MS/MS方法,探讨烟花苷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组织分布、排泄特征,并采用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烟花苷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1.建立SD大鼠血浆中烟花苷的LC-MS/MS测定方法,采用灌胃和尾静脉方法给予烟花苷50mg·kg-1、5mg·kg-1,分别于不同时间点采血,处理血浆并测定烟花苷的含量,运用DAS软件采用非房室模型进行拟合,以获取烟花苷的药动学参数。
  2.建立SD大鼠组织中烟花苷的LC-MS/MS测定
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自古以来一直为常用大宗药材之一。近年来黄芩相关研究深入,其所含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机制更加明确,并发现了黄芩药材广泛的临床作用。市场上黄芩药材需求量每年不断增大,野生品黄芩药材资源匮乏,栽培品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要来源。所以针对市场情况黄芩药材的质量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保证药材的质量更应该从药材源头入手,对黄芩药材种子同样应建立相应的规格等级质量评价体系。目前,市场上对黄芩种子及商品药材规格等级
目的
  研究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对缺氧/复氧小胶质细胞异常活化抗脑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方法
  建立BV2小鼠小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模型,MTT法检测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对缺氧/复氧BV2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双标记法、酶联免疫吸附(ELISA)、蛋白质印迹法(WB)等技术,观察小胶质细胞在缺氧环境中的细胞形态的改变,相关促炎因子、抑炎因子表达的改变,分析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改变,探讨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机制,阐明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在小胶质细胞
目的:本文以白芨多糖(Bletillastriatapolysaccharide,BSP)为原料,用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响应基团苯硼酸酯对其进行疏水改性,制备Oxi-BSP载体((ROS)-responsiveBletillastriatapolysaccharide),并以姜黄素(Curcumin,Cur)为模型药物进行包封,制备包载Cur的活性氧响应白芨多糖胶束(Oxi-BSPloadedwithCurcumin,Cur-Oxi-BSP),探索其在高浓度ROS巨
目的
  1对桑叶和桑枝不同炮制品进行主要成分含量测定,为优化开发和应用桑叶和桑枝提供依据。
  2探讨桑叶、桑枝用不同炮制方法炮制后其主要成分的差异,阐明其炮制与药效成分及其在体内作用相关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参考。
  方法
  1霜前桑叶、霜桑叶和桑枝药材净制处理后的生品经蜜炙、蒸制、盐制,用甲醇提取并浓缩至相同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其主要成分,包括1-脱氧野尻霉素(DNJ)、桑皮苷A、山奈酚、异槲皮苷、绿原酸、隐绿原酸、芦丁。拟合成指纹图谱并进行聚类分析,探讨炮制对
目的
  对加味玉液汤提取工艺进行筛选,并对各提取部位防治糖尿病脑病作用进行研究,最后对有效部位成分组成进行分析。
  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加味玉液汤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建立糖尿病脑病(DE)大鼠模型,观察加味玉液汤及其提取部位对DE大鼠行为学以及体重、空腹血糖、抗氧化及胆碱酯酶的活性和炎性细胞因子等相关指标的影响,探讨加味玉液汤及其提取部位对DE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应用加味玉液汤防治DE提供实验依据。
  首先以加味玉液汤的总多糖、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
蓼科植物种类繁多,在我国分布广泛,大多兼具药用和观赏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其中,翼蓼属为我国特有的单种属,主要分布于秦岭及其东缘区域。翼蓼的块根在陕西民间可作为药材荞麦七使用,具有凉血止血、除湿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痢疾、腰腿痛、咽喉肿痛、风湿痹痛、狂犬咬伤等症。但目前国内外关于荞麦七的研究尚浅,多围绕其化学成分分离而展开,质量评价及临床用药方面报道较少,因此,本论文围绕荞麦七的化学成分及质量评价展开了系统研究,以期为荞麦七的深入开发提供参考。
  目的:进一步明确荞麦七化学成分,建立荞麦七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