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伤害事故的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tai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笔者试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跨越教育学、学校管理学、法学等领域,并运用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当前我国学术界与司法实务界关于校园伤害事故处理的各家之言逐一加以分析评判,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全文共分四个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校园伤害事故概述这是全文的基础部分,首先对校园伤害事故进行界定。其次指出界定校园伤害事故的法律和现实意义,即笔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意义所在。最后总结了我国目前关于校园伤害事故的立法与实践现状,进而为下面的法律问题分析进行铺垫。第二部分校园伤害事故的相关法律问题分析这是本文写作的理论重点,首先介绍我国学术界关于学校与学生的关系的学说并分别加以评析。其次介绍国外关于校园责任的归责原则的立法例。三是介绍我国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争议,并对各家之言进行评析,得出我国应采取的归责原则应是过错责任的结论。最后通过对中美两国归责原则的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找出可资借鉴之处。第三部分我国司法实践处理此类案件时遇到的困境这是本文写作的实践难点,分别对学校承担校园伤害事故责任的合理期间、学校过错的认定标准、如何认定教职工的职务行为、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学生人身损害应如何处理、受害人与有过失时的责任分担以及因第三人过错造成损害时如何处理进行了阐述。第四部分构建我国校园伤害事故处理体系的设想先后从立法层面、执法层面、技术层面上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应建立我国校园伤害事故的科学处理体系,最后探讨建立我国学校侵权责任保险,以便更有效地维护受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购物、学习、交流、创业等主要生活渠道。网络病毒、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事件频频爆发,给网络安全建设敲响了警钟,同时也暴露出我国
惯用语是俗语的一种,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物。不同语言的惯用语体现了各自民族不同的民族特点、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富有这些特点的惯用语有很独特的表现力。惯用语和一般的
目的探究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6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1例活动期患者设为活动组,
何干之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中共党史学家和教育家。改革开放以来,研究者从各方面开展了对于何干之学术思想的研究,涌现出一批成果,丰富了对何干之思想及其学术贡献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一位伟大的作家,在英国文学史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哈代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很大程度归因于他在小说中对人物命运的分析来反射其对生活哲学的
研究目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平衡能力和认知功能的逐渐下降会引起跌倒风险的增加。迄今为止,对于平衡能力与认知情感的相关性研究还较为缺乏。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中老年人
法律的正当程序(Due Process of Law),通常又译为“正当法律程序”或“正当程序”。“任何人不经正当程序,不得被剥夺生命、自由和财产”是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经典表述。它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