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胶囊与甲地孕酮随机对照治疗52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的临床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o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临床观察扶正胶囊对比甲地孕酮治疗肺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基于对癌因性疲乏的现有研究成果,根据随机数字法将52例肺癌癌因性疲乏的患者随机分为扶正胶囊组和甲地孕酮组,运用调查问卷及静脉血标本采集等方式,观察治疗前后患者FACIT-F量表评分情况及患者的食欲、KPS评分、疼痛评分、血清ALB值、T细胞亚群数值、白介素-6值、C反应蛋白值、中医症候积分、不良反应等,最后运用EXCEL软件及SPSS22.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所得出的数据。研究结果:① FACIT-F量表评分比较:扶正胶囊组治疗后FACIT-F、身体状况、疲劳附加关注升高明显(P<0.05),甲地孕酮组治疗后FACIT-F、疲劳附加关注较治疗前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扶正胶囊组的FACIT-F、身体状况、疲劳附加关注均较甲地孕酮组升高明显(P<0.05);社会家庭状况、情绪状况、功能状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中医症候积分疗效对比:扶正胶囊组显效8例(30.8%),稳定14例(53.8%),无效4例(15.4%);甲地孕酮组显效2例(7.7%),稳定13例(50.0%),无效11例(42.3%),经检验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③KPS及NRS评分对比:扶正胶囊组KPS评分较治疗前及甲地孕酮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扶正胶囊组与甲地孕酮组治疗后的NRS评分变化不明显(P>0.05)。④食欲改善情况对比:扶正胶囊组显效8例(30.8%),稳定13例(50.0%),无效5例(19.2%;,甲地孕酮组显效20例(76.9%),稳定3例(11.5%),无效3例(11.5%),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值=11.893,P=0.02<0.05)。⑤体重变化比较:扶正胶囊组显效3例(11.5%),稳定14例(53.9%),无效9例(34.6%);甲地孕酮组显效19例(73.1%),稳定4例(15.4%),无效3例(11.5%),两组间总体有效率不全相等(Fisher值=11.933,P=0<0.05)。⑥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对比:扶正胶囊组总T细胞、CD4+、NK细胞、CD4+/CD8+比值升高明显(P<0.05),CD8+值降低不显著(P>0.05)。同甲地孕酮组治疗后相比,CD4+、CD4+/CD8+比值、NK细胞升高(P<0.05),总T细胞及CD8+值变化不显著(P>0.05)。⑦外周血象和白介素-6对比:扶正胶囊组C-反应蛋白及白介素-6明显降低(P<0.05),ALB、WBC及HGB升高不显著(P>0.05)。甲地孕酮组CRP升高不显著(P>0.05), ALB、WBC、HGB水平升高明显,白介素-6降低(P<0.05)。两组比较,甲地孕酮组较扶正胶囊组C-反应蛋白、WBC高(P<0.05)。⑧安全性对比:扶正胶囊组无不良反应24例(92.4%),2级不良反应1例(3.8%),3级不良反应1例(3.8%);甲地孕酮组无不良反应21例(80.8%),2级不良反应3例(11.5%),3级不良反应2例(7.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值=1.543,P=0.502>0.05)。结论:扶正胶囊可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而改善肿瘤患者的疲乏症状,甲地孕酮通过促进蛋白同化及下调炎症细胞因子的机制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食欲,缓解疲乏,但扶正胶囊比甲地孕酮在改善癌性疲乏患者症状上疗效更佳,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和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中医辩证、治疗原则及常用中药、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相关疾病、家族史、病理分期和肿瘤标志物。  材料于方法:按
目的:观察针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病理形态学改变和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   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对照组、针刺组、针刺预防组五组。
目的研究如达溃疡散对胃溃疡大鼠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幽门结扎法和吲哚美辛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将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两大组,每一组分
学位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蒙药忠伦阿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抗炎镇痛和活血化瘀的药理作用,为进一步治疗其他免疫系统疾病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观察空白组,模型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