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匮乏与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因此寻找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成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生物质能的储量巨大且是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它可以通过热化学的方法转化为能量密度大且便于输送的生物油,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能量来源。本文利用自制的流化床快速热解试验装置,以稻壳为原料研究了多种因素对其快速热解的影响,寻求生物油产率最大的工艺条件。首先,根据预定的处理量对试验装置进行设计,包括流化床热解反应器、旋风分离器、冷凝器、进料装置、加热装置等。根据设计结果制造、安装并调试试验装置。其次,对试验用稻壳进行成分分析,测得绝干稻壳的挥发分和灰分的含量分别为66.43%和17.03%;对稻壳做热重分析,得知其热解分为脱水、裂解和炭化三个阶段,360℃时失重率最大;对粉碎后的稻壳粒径进行分析,得知其粒径大多在0.2~0.45mm之间。再次,进行了稻壳快速热解的单因素试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载气流量、进料速度和颗粒粒径对稻壳热解的影响。试验显示,在反应温度520℃、载气流量22m3/h、进料速度1177g/h时生物油产率最大,小粒径有利于提高生物油产率,但当粒径在20目以下时效果不明显。对最高产率条件下产生的生物油做GC-MS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生物油是一种含有有机酸、酮、醛、酯、酚以及其它杂环类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含氧量较大,需要经过进一步处理。最后,对稻壳快速热解进行了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选取生物油产率为响应值设计了三因素(反应温度、载气流量和进料速度)三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分析了各个因素间的交互影响。得出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31.83℃、载气流量23.88m3/h、进料速度1176.16g/h,然后在此条件下进行了三组平行试验,结果显示三组平行试验的平均生物油产率为41.87%,与预测的42.84%基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