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正常的韵律对于听障儿童的言语可懂度、流畅度及其自身的表情达意有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其与他人沟通交流,因此对听障儿童韵律问题的研究是迫切的。但是已有研究中对于听障儿童言语韵律的研究很少,同时在临床实践中也很少有针对言语韵律的训练。因此本研究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从韵律的两个特性——语调和节奏出发分别对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助听器配戴儿童、健听儿童进行比较研究,旨在通过声学分析的方法获得三类儿童的语调和节奏特征,并分别得到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助听器配戴儿童与健听儿童之间存在共性或差异的参数。首先,立足于语调的情感功能,通过声学分析的方法,比较17名人工耳蜗植入儿童、15名助听器配戴儿童和18名健听儿童在开心、中性、悲伤不同情感语调下的语调类相关参数存在的差异以及变化,发现语调特征如下:①健听儿童的平均基频、基频标准差和基频范围随着情感语调的改变而变化,开心时会明显升高和增大,悲伤时则会明显降低和减小;②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平均基频、基频标准差和基频范围开心时也会明显升高和增大,但悲伤时不会降低和减小,与中性时差异不大;③助听器配戴儿童的平均基频、基频标准差和基频范围悲伤时会明显降低和减小,但开心时升高和增大的幅度不大。另外发现三类儿童之间具体存在的差异有:①人工耳蜗植入儿童悲伤时的平均基频、助听器配戴儿童开心时的平均基频与健听儿童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②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三种情感语调下的平均强度均显著小于健听儿童,强度标准差均显著大于健听儿童。然后,采用自编的不同语速和句长的材料亦即不同节奏的材料,同样通过声学分析的方法对上述三类儿童进行比较研究,得到不同节奏材料下节奏类参数存在的差异以及变化,发现节奏特征如下:①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助听器佩戴儿童的停顿次数、停顿时长和语速基本都是依照模仿语速由快到慢和字数由少到多的顺序而依次增加和减慢;②健听儿童的停顿次数和停顿时长的变化趋势与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助听器佩戴儿童一致,但其语速只跟随所模仿的语速由快到慢依次减慢,与材料的字数无关;③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不同节奏语句的停顿次数、停顿时长和语速都是最多、最长、最慢的,其次是助听器佩戴儿童。三类儿童之间具体存在的差异如下:①测试材料为7字和9字语句时,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和健听儿童的停顿次数、停顿时长和语速之间都存在显著性乃至极其显著的差异,测试材料为9字语句时,助听器佩戴儿童和健听儿童的语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②测试材料语速为中速时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助听器佩戴儿童都与健听儿童的语速之间存在显著性和极显著差异,快速时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和健听儿童的语速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第二部分则是把从第一部分研究中选取18名存在韵律异常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作为研究主体,根据所获得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言语韵律特征有针对性地整合训练方法,制定合适的干预策略,通过干预前后测比较进行绩效研究,结果证明我们所制定的干预方案对改善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言语韵律问题是有效的,为听障儿童言语韵律干预的临床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