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个林业大国,但实际上是一个森林质量不高、生态脆弱的国家。我国近90%的林业资源分布在基础设施落后、交通不便的山区,林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作为农村金融支持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信贷模式,在我国经历了二十年的发展,对林业经济发展有过突出的贡献,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开展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国家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推进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2018年1月9日,中国银监会、国家林业局、国土资源部发出推进有关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20年,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基本覆盖在适合开展林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地区,优化金融服务,健全林权融资、评估、流转和收储机制。新政策的目的在于加大对农村金融支持力度,推广绿色信贷产品,深化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推进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融资业务。福建省是我国最早开展林权制度改革和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省份,该省在业务开展范围、业务创新模式、贷款投放量都居国家前列,三明市是福建省林区和示范区。本文选取三明市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为案例分析对象。本文首先分析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包括外部性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农村金融理论。接着阐述我国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现状,对当前我国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发展规模和行业特征进行了概述。本文的案例分析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三明市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基本情况,并对三明市五种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融资模式进行详细介绍和对比。第二部分对三明市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评价,并分析存在的问题,认为其在林农有效需求不足、金融机构有效资金供给不足、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和政策方面存在问题。本文最后建议,改善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制度环境、构建完善的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机制、健全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财政支持体系、深化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产品创新等,促进我国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更加合理健康的发展。为我国其他类似地区开展林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