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中谷极化调控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m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Geim等人于2004年成功制备了新型二维碳纳米材料——石墨烯,其诸多优良特性引起了物理学界的研究热潮。其载流子在室温下具有高迁移率,使石墨烯很有可能替代传统电子器件中的半导体材料。本论文利用紧束缚模型的方法对含有线缺陷的单层石墨烯中谷极化调控做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论文首先介绍了含有单条线缺陷石墨烯的电子谷极化问题。由于沿线缺陷方向的平移周期性并没有被破坏,因此可以将二维石墨烯的电子隧穿问题简化等效为一维问题。在该一维模型中,电子沿线缺陷方向的传播特性通过仍为好量子数的动量包含进来。在该有效一维紧束缚模型基础上,利用格林函数和转移矩阵等方法,低能情况下的电子透射几率可以通过解析方法得到。通过调节电子的入射能和沿线缺陷方向的动量,可以方便地得到以不同入射角入射电子的透射几率。研究结果表明,含有单条线缺陷的石墨烯会对不同入射角入射电子的透射率进行调制。更重要的是,这种调制作用会使得透射电子在石墨烯不同谷的分布几率完全不同,从而实现电子的谷极化。   虽然单条线缺陷可以实现石墨烯电子的谷极化输运,但是由于高谷极化总是被束缚在大电子入射角范围内,这使得电子谷极化的应用被大大限制。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含有多条平行线缺陷的谷极化。研究结果表明,入射电子由于多条平行线缺陷的散射,在它们之间会产生量子相干现象,从而形成驻波。这些驻波使得电子能够共振遂穿通过多条平行线缺陷,从而实现电子谷极化的更高效调制。此时,可通过多条平行线缺陷组成有效谐振器来调节入射电子的透射率。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调节谐振器的参数,如线缺陷的条数和线缺陷的距离,可以很容易地控制相应的入射角。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入射角很小时仍能实现100%谷极化率。这一发现使我们摆脱了选择电子入射角的无奈并为实验上提供了控制谷极化率的可靠方法。随着实验技术的进步,这种谐振器很有可能成为现实,并在石墨烯谷电子学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量子化学计算乃至理论化学方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计算化学也从静态向动态发展。分子动力学计算模拟是在原子量级上模拟
论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我们正在组建的一台基于环形电子能量分析器的固体电子动量谱仪的设计与研制;第二部分论述了我们采用扭曲波波恩近似,通过考虑极化和后碰撞相互
目前对高温铁基超导体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许多研究小组对3d、4d、5d过渡金属在Fe位的掺杂做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1111型Fe基超导体中,当Fe位元素完全被Co元素替换,样品超导电性消失,转而表现出丰富的磁性质,由此可见,1111型Fe基超导体系中的超导电性与磁性具有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研究具有ZrCuSiAs型结构化合物SmCoAsO在Co位进行过渡金属(TM=Ni、Mn、Ir)掺
自1974年发现J/Ψ以来,虽然我们已经对粲偶素在实验和理论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目前在粲偶素物理中仍然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粲偶素的强子衰变和相应谱形的研究是粲偶素
嵌段共聚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组装形成丰富的微观有序结构,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因此在实验和理论上,对嵌段共聚物体系的研究一直都是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嵌段共聚物熔体,实验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