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nt5a蛋白在小鼠腭突发育及维甲酸诱导腭裂发生中的作用机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825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全世界的发病率为1 ‰~2 ‰;在我国高发, 发生率约为1.82‰,位于先天性畸形的首位。唇腭裂是一种多基因易感性疾病;是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造成的,而且在不同背景下的基因表现型不同,因此发病因素非常复杂,发生机制到目前仍未明确。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目前国外对畸形发生学的研究已开始从基因水平探讨其发病原因和机理。Wnt 家族是调控上皮-间充质相互作用的信号分子家族,Wnt5a 作为Wnt 家族中唯一的在发育四肢的进展区表达的成员,是胚胎的前后轴和肢体的近远端轴的生长所必需的。国内外尚没有文献报道Wnt 家族成员Wnt5a 对口腔颌面部尤其是腭部的发育调控。本实验应用稳定的腭裂畸形的动物模型体系等,探讨Wnt5a 信号分子及其下游的传导通路可能是腭突发育和腭裂畸形发生中的必需因子,通过研究维甲酸对Wnt5a 的表达变化来探索唇腭裂畸形的发病机制。目的:通过观察Wnt5a 及Wnt 经典通路的关键因子β-catenin 在腭裂形成及腭突正常发育中的表达和分布的改变, 探讨其在腭突不同生长时期以及腭裂形成中的作用。初步探究Wnt5a 与RA(维甲酸)信号通路在腭突发育和腭裂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利用已建立的维甲酸诱导的腭裂小鼠模型, 用免疫组
其他文献
牙周病是人类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和感染类疾病,成人患病率达50%~85%,是成年人牙齿缺失的最主要原因,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咀嚼、发音、美观功能和生理心理健康。细菌(尤其是厌氧菌
以黄豆粉、酵母粉及麦麸粉等为主要营养成分 ,研制和筛选出了一种既可工厂化饲养斜纹夜蛾幼虫 ,又可大量饲养甜菜夜蛾、银纹夜蛾、粉纹夜蛾和棉铃虫幼虫的简易人工半合成饲料
研究背景牙列的缺损与缺失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口腔种植牙技术是牙列缺损缺失修复治疗的有效手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钛及钛合金种植体凭借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错(牙合)畸形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就诊患者以儿童青少年为主。固定矫治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矫治方法之一,但是人们很早就注意到矫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牙龈肿胀、出血、增生等病变,一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和骨组织不同程度的缺损,引起颌面部畸形,骨组织作为硬性固定结构,骨缺损的修复在颌面外科的临床工作中仍未解决,而骨组织工程是骨缺损修复最为完美的方法。人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