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社巴节仪式功能研究——以湖南古丈田家洞为例

来源 :吉首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qzgx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民族学学科形成到现在,仪式一直是民族学研究的热点。社巴节仪式是土家族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湖南古丈县田家洞以土家族为主体,是湘西土家族社巴节民俗活动的主要举办地。对土家族的传统节日——社巴节仪式进行研究,既可以为社巴节研究增添新内容,也可以为湘西政府进行民族文化挖掘与保护提供对策和参考。本文以湖南湘西古丈县社巴节仪式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参与观察,研究文献以及其他方法,运用人类学仪式、功能、象征等理论对古丈县田家洞社巴节进行描述,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社巴节的仪式功能。  本文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章通过社巴节研究,介绍了研究背景,回顾了相关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及所运用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社巴节的历史文化环境,主要对田家洞的自然地理环境、村落分布以及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第三章为土家族社巴节的分布与历史演变,分别对湘西土家族社巴节的时空分布、起源及演变进行了概述式介绍,并对其原因进行简要分析。第四章为田家洞社巴节的主要仪式过程。将整个社巴节的仪式过程分为准备阶段、请神仪式、敬神仪式、送神仪式,并对其按时间顺序进行深描,同时对仪式中的祭品、仪式用语等象征意义进行解读,第五章为土家族社巴节的仪式功能。从社巴节内涵探讨了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所具有的社会结构功能、认同功能、社会整合功能与娱乐功能等。最后文章结束部分探讨了社巴节的文化变迁。  社巴节仪式中蕴含了土家族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通过对社巴节研究可知,社巴节是湘西土家族地区以祭祀社神为主体而形成的民俗节日,由此可见,社巴节不仅对探索土家文化、研究土家族文化变迁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极大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深远且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这场变革终究会波及到与业已拥有现代化各种模式的国家有所接触的一切民族。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已使中国社会进入一个
本项研究基于作者田野调查获得的资料和文献资料的爬梳,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学科环境与社会方向的视野内,从民族社会学和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对爱新舍里镇锡伯族和汉族的族群关系的
澜沧江畔的盐井纳西民族乡地处滇藏茶马古道,扼云南和西藏交通要道之咽喉,当地居民为纳西族、藏族和汉族等多个民族,宗教信仰以佛教和天主教为主,其经久不衰的“盐文化”为世
学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
期刊
本文通过对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乡近百年来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变迁过程的综合描述,揭示了引起变迁的各种因素,并展望了未来独龙江地区的发展方向。在方法上,结合人类学、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