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来源 :南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ommy0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内容,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应。校本课程作为三级课程管理结构之一,以学校为开发基地,赋予学校、教师自主权,结合学校教育理念,依据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标准,进行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突出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国家课程的不足,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基础上,依据校内外资源和教师团队的情况,依托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研究,结合所在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决定开发初中生物学“石斛兰的探索与应用”校本课程,以突出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初中生物学“石斛兰的探索与应用”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相关理论和研究为依托,采用多种研究方法,首先对学校的校内外环境、设备条件、师资力量进行分析,同时对学生进行石斛兰校本课程开发需求问卷调查,其次结合学生的需求,选择校本课程的开发类型,制定了初中生物学“石斛兰的探索与应用”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依据课程目标并遵循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确定了校本课程三个维度(神奇仙草石斛兰、显微镜下的石斛兰、石斛兰的一生)八个课题的教学内容,最后选择恰当的实施途径在学校实施“石斛兰的探索与应用”校本课程的,在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束后由评价小组对校本课程的内容、教师教学实施过程、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来调整与完善实施方案,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物学“石斛兰的探索与应用”校本课程的开发深受学生喜爱,得到学校、教师的高度重视。在开发与实施的过程中,评价小组的评价表明“石斛兰的探索与应用”校本课程不仅践行了学校的办学目标、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促进了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而且促进教师不断的学习理论知识,促使教师在思考、实践与改进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石斛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动手观察能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畜禽养殖废水中含有抗生素和激素,若不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本文采用小试规模的改良SBR(ASBR)反应器和悬浮填料ASBR(SASBR)反应器对奶牛场废水中的抗生
目的探讨关节腔封闭联合施沛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措施。方法自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50例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通过局部封闭联合施沛特进行关节腔注射治
精准扶贫是世界难题,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关于社会学角度的精准扶贫理论研究已十分成熟,在“互联网+精准扶贫”信息化扶贫模式的应用上也取得初步成果;然而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扶贫问题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探索的工作开展不够。对贫困户致贫与脱贫的深层次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扶贫效率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另一方面对研究社会发展及政策制定起到一定参考作用,为国际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新方向。为提升
随着中国产业转型与消费升级,外观设计在中国产业发展中作用日趋重要,而外观设计的创新又越来越集中于部分的创新,于此时代潮流中,部分外观设计的专利保护就成为了中国《专利
目的了解唐山地区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耐药特征和药物靶基因突变特征;明确MTB的DNA修复系统基因和蛋白在不同临床株中的表达水平;分析临床分离菌
该试验采用微胶囊技术,选用β-环糊精、阿拉伯胶、乙基纤维素作为复合壁材,对菟丝子黄酮进行微胶囊化,旨在提高菟丝子黄酮的稳定性,掩盖来自提取原料的不良风味,改善其油溶性,扩大
任务型教学法主张以任务为中心设计和实施第二语言教学,具有互动性强、重视真实输出等特点。口头报告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强调在实际运用和口语交际中学习语言。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