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务型教学法主张以任务为中心设计和实施第二语言教学,具有互动性强、重视真实输出等特点。口头报告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活动,强调在实际运用和口语交际中学习语言。将任务型教学法与口头报告相结合,利用两者的优势取长补短,探索出一种可以合理地应用于对外汉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系统研究的问题。任务型口头报告首先从任务准备、任务搭建、报告流程进行安排,涉及学生任务分配、教师角色扮演等方面,对以任务为基础的口头报告模式进行理论创建,设计出口头报告活动的五个层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口头报告的讲评体系,研究了任务型口头报告话题的选择依据,制定出任务型口头报告的流程。根据上述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教学实验,论文选取初、中、高级共五个教学班为实验对象,运用课堂观察、录音语料分析、口语测试、问卷调查、访谈、教室日志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并开展数据统计与分析。最后对任务型口头报告模式的课堂效果给出评价,探究任务型口头报告模式在实验中遇到的挑战,对学生汉语水平准确性、流利性和多样性的发展,以及实验过程中学生兴趣、态度、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并对相关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显示出了任务型口头报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实验探索,表明任务型口头报告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逐渐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输出与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全面发展;在对外汉语课堂上进行口头报告任务对中级阶段的留学生汉语综合水平提高较显著,尤其是口语和听力方面,并对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和语篇连贯性的提高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