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发生于育龄妇女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影响年轻妇女的身心健康,其病变广泛、形态多样、极具侵袭性和复发性,是临床上的难治之症。其发病机理尚未阐明,目前大多数学者仍然认可Sampson的经血逆流学说,但逆流脱落的子宫内膜细胞在腹膜卵巢等部位的粘附、种植机制尚未明确。近期一些研究表明某些细胞粘附分子包括E-钙粘附素的异常表达有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粘附的发生。
本文拟通过观察E-钙粘附素在不同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期别的EM患者E-钙粘附素的表达差异,了解E-钙粘附素在内膜异位病灶的表达规律,为临床难以诊治的内膜异位症提供诊断支持。
方法:
我们采用腹腔镜下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例,取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进行病理光镜和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查,检测其中E-钙粘附素的表达情况,并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期。同样采用EnVision法对48例对照组正常腹膜进行了病理学光镜观察和E-钙粘附素的检测。
结果:
1.在不同类型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E-钙粘附素的表达情况:E-钙粘附素的表达水平在白色病变较红色病变和褐色病变为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
2.在卵巢和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与正常腹膜比较,E-钙粘附素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
3.不同期别的子宫内膜异位病灶中,III,IV期病灶E-钙粘附素水平较I,II期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
4.在腹腔镜下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人,病理光镜符合率约为70%,应用免疫组化法分析E-钙粘附素表达水平,对病理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阳性预测价值为89.80%。
结论:
1.E-钙粘附素在各种腹膜病灶类型中,按照白色病灶,红色病灶,褐色病灶顺序,E-钙粘附素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提示E-钙粘附素的表达水平可能与病灶的范围、深度、患病时间久暂正相关。
2.E-钙粘附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不同期别表达存在差异。
3.E-钙粘附素可作为一种相对客观的免疫组化手段辅助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