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网络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研究——基于网络舆论影响的视角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SHENG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参与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学术话题,最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参与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推进,公民参与研究吸引了行政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学者的兴趣,很多公共管理学者也关注公民参与问题,认为公民参与可使政府公共部门更能关心民众反映的问题,促使公共决策的合法化,并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  互联网在20世纪末叶兴起并且蓬勃发展,它重塑了人类社会形态,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之一就是互联网技术特性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民众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而且互联网的自由、开放,创造了一个如哈贝马斯所说的“每个人可以自由进入”的公共领域,聚合了具有多元利益诉求的广大公众。在这个领域中公民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自由讨论、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形成了网络舆论,影响着社会公共事务进程,由此诞生了新的公民参与方式——网络参与。  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背景开展主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进行阐释和说明,厘清本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为全文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介绍互联网的发展和特点。主要阐述互联网的发展情况,并分析互联网有哪些特征、其特征与网络舆论的关系。  第三部分:引入公共领域理论,分析了网络发展给公民参与带来了新变化。网络形成了公共领域,公民利用网络舆论的影响力,通过网络参与社会公共事务。这一部分还对公民网络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作用和不足进行了剖析。  第四部分:探究完善公民网络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对策。这一部分在前面分析不足的基础上,结合公共领域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对完善公民网络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第五部分:主要提炼和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论,并指出了本文存在的不足,展望了未来深化相关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其他文献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履行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中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工商行政管理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
在现代社会,政府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各方面深层次矛盾日益突显,这对政府的能力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