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替格瑞洛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bas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应用替格瑞洛治疗12个月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ACS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氯吡格雷组,每组患者各30例。替格瑞洛组(男性23例,女性7例)予以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氯吡格雷组(男性21例,女性9例)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两组患者根据个体差异应用冠心病(CHD)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观察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术后急性、亚急性及晚期血栓的发生率、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及出血事件(包括致命性出血、严重出血、轻微出血等),评价替格瑞洛治疗AC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既往PCI、左室射血分数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在病变血管数量、病变血管类型、病变狭窄程度及平均长度上无统计学差异。3、替格瑞洛组与氢氯吡格雷组相比,两组PCI术后12个月患者总MACE及支架内血栓情况对比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对比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随访期内均无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结论替格瑞洛通过可逆性作用于P2Y12 ADP受体,从而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与氯吡格雷相比,ACS行介入治疗患者应用替格瑞洛至少在12个月内安全有效,二者在降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方面中无显著性差异,均可获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以香豆素-6(Cou-6)为模型药物制备甘草酸二钾修饰型纳米脂质体(纳米柔性脂质体),研究甘草酸二钾修饰型纳米脂质体促进药物细胞摄取(细胞水平)和角膜吸收(动物水平)作用
目的:观察ING4基因在肿瘤发生中转录水平的变化和突变情况;克隆人骨髓间质干细胞ING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ity,member4)基因,改造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构建ING4基因慢病毒表
目的:对新生儿肺出血(NPH)的临床病因学进行研究,探讨影响新生儿肺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从而为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采用病例一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