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左颈总动脉内膜球囊导管损伤模型,观察术后3d、7d、14d和28d时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1,MMP-1)平均光密度值、内膜面积、管腔面积、中膜面积和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的动态变化以及多西环素注射液(doxycycline,Doxy)对以上各指标的影响。为动脉内膜损伤后再狭窄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①Wistar 雄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手术组(control group,24只)和手术用药组(Doxy group,24只),利用球囊导管建立大鼠左颈总动脉内膜损伤模型,手术用药组每日腹腔注射给多西环素注射液30mg·kg-1·d-1,手术组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手术组中大鼠取对侧未行手术动脉作为正常组(normal group),分别于术后3d、7d、14d和28d时处死大鼠各6只,留取标本;②利用免疫组化标记各组标本MMP-1表达,Image-Pro Plus 5.0图像分析系统测算MMP-1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HE染色和弹力纤维染色相结合,应用杰软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各组内膜面积、管腔面积、中膜面积和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的变化。
结果:①大鼠左颈总动脉内膜球囊导管损伤后,3d时MMP-1表达强烈,以后逐渐减弱,28d时最弱,但各时间段均高于正常组(P<0.01),而用药组较手术组3d,7d,14d时明显减弱(P<0.01),而第28d时与手术组比较无差异(P>0.05);②内膜自术后第7d开始增生,28d达最高值,7d,14d,28d组均高于正常组(P<0.01),随内膜的增生,管腔面积逐渐减少,28d时达最小值,7d,14d,28d组均低于正常组(P<0.01),而用药组内膜增生在7d、14d、28d时较手术组明显减轻(P<0.01),管腔面积在7d、14d、28d时较手术组明显增大(P<0.01);③中膜面积在正常组、手术组和用药组自始至终无明显变化(P>0.05);④外弹力膜内横截面积在手术组14d时较正常组增大(P<0.01),其余时间段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手术组内14d组比3d、7d、28d组较高(P<0.01),用药组14d时较手术组14d减小(P<0.01),而其余时间段与正常组无差异(P>0.05)。
结论:①大鼠动脉内膜损伤后28d内再狭窄的主要原因可能由内膜增生造成的。②大鼠动脉内膜损伤后早期动脉壁MMP-1表达强烈,提示MMP-1可能与动脉内膜损伤后内膜增生有关。③Doxy可以显著降低血管损伤后早期动脉壁MMP-1的表达,同时能抑制动脉内膜增生,提示Doxy可以用于防治再狭窄形成而且不需要长期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