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一个未来公民的必备常识,中小学进行“统计与概率”教学是教育改革的一种必然。数学教育界对高中“统计与概率”教学的研究相应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较为缺乏。如何科学的设计高中“统计与概率”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广大一线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更好的组织“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丰富研究成果,笔者选择了本研究课题。本文选取河南与广西这两个地区的部分高中作为代表,进行“统计与概率”教学现状、教学研究的调查分析,主要关注“统计与概率”的思想意识、教材地位分析、现实价值、教学方法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几方面。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三种方法进行研究,结合教材和教师教法,交错、全面地进行分析。从而更好的了解我国高中的“统计与概率”教学情况,进而找出差别、分析原因、提出建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总体来看,高中“统计与概率”这部分教学情况较好,教师对“统计与概率”的认识基本能达到要求。分析来看,使用《课标》教材的河南高中的教学现状和使用《大纲》教材的广西高中的“统计与概率”教学现状总体差别不大,就对教材的认识与教学方式两方面存在一些小小的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教材中“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深度、广度及学生接受程度的评价和在讲授“统计与概率”课时是否会让学生动手实践。课程标准的革新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教育体制,高考的压力依然存在,是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本文的创新之处是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上述研究结论。最后,笔者给出建议。教学方面,教师不应只是教会学生做简单的题目,应付高考,而应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课程实施方面,教材中应多引用新颖的例子,积极组织专家编写辅助书籍或材料等等,为教师教学提供指导;教师培训方面,要让教师理解“统计与概率”的目的、重点与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