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出血症病毒反向遗传研究系统的建立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igti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反向遗传系统实现RNA病毒的拯救,从而可以在DNA水平上对RNA病毒进行遗传操作,为深入研究RNA病毒的分子生物学及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工具。对RNA病毒进行遗传拯救或构建感染性克隆己成为分子病毒学实验室进行病毒结构与功能深入研究的必经之路。兔出血症(RHD)是由兔出血症病毒(RHDV)引起的兔的一种急性﹑败血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是危害世界养兔业的严重传染病之一。本研究选择兔出血症病毒JX/97分离株,克隆其全基因组cDNA,在国内首次尝试构建RHDV反向遗传系统,拯救经过分子标记的RHDV。1.RHDV JX/CHA/97株全长cDNA分子克隆的构建设计并合成了覆盖JX/CHA/97株基因组的5对引物,从人工感染RHDV致死的兔肝组织中提取病毒总RNA,采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各基因片段。通过沉默突变引入一分子标记(EcoR V识别位点)以便于将来区分自然毒株和基因工程毒。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分别消化各基因扩增片段和pBluescript II SK(+)(即pSK)载体,构建JX/97株基因组的全长cDNA分子克隆(pBlRHDV)。分别采用PCR法﹑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法和基因组测序法对pBlRHDV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已成功构建了RHDV JX/97株的全长cDNA分子克隆。它不仅含有JX/97株的全基因组序列,还含有SP6启动子序列﹑一个分子标记(EcoR V识别位点)和引物设计中添进的限制性酶切位点。2. RHDV JX/CHA/97株全长cDNA分子克隆(pBlRHDV)感染性的鉴定用Nru I将pBlRHDV线形化后,以之做模板,使用RiboMAXTM Large Scale RNA Production Systems-SP6聚合酶系统进行体外转录,得到病毒RNA。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转录物导入RK-13细胞,24h后可观察到典型的RHDV致细胞病变效应。分别使用RT-PCR、皮下和腹腔接种SPF健康兔以及免疫电镜观察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拯救病毒成功,获得了感染性cDNA分子克隆。通过对感染性分子克隆分子标志的鉴定,排除了自然毒株的污染。总之,RHDV反向遗传研究系统的建立将为深入研究其功能基因组学以及致病和变异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同时还具备研制新一代基因缺失疫苗和标记疫苗的潜在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33日龄健康艾维因肉鸡72羽,经2周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羽,试验组经关节腔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B型肠毒素(SEB)50μg/ml1ml,对照组鸡只同部位注射等量灭菌生理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具有特征性的BCR-ABL融合基因。较多的研究已证明,BCR-ABL融合基因及其表达蛋白p210在CML的致病中起关键作用,因此,BCR-ABL融合
本文研究了功能性饲料添加剂预防隐性乳房炎及抗菌肽治疗临床乳房炎的疗效。结果显示,在奶牛日粮中添加我国生产的元兴或韩国生产的康奶宝功能性添加剂产品,均能有效降低奶牛隐
本试验探讨了砷对小鼠血液和肝、肾脂质过氧化损伤及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VitE对砷致小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拮抗作用。64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8组:对照组,单纯染砷组,低、
一个闪光的名字在云岭、在神州传扬,他就是杨善洲。他是我们身边的典型,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领导干部的典范,是离退休干部的榜样,也是践行延安精神的楷模。从上世纪走过来的在云南工作的干部,不少人认识杨善洲同志,赞扬他的人品和事迹。我因工作关系也在同他接触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在最近云南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常务副会长学习杨善洲同志事迹的座谈会上,曾经同善洲同志一道工作过的老同志,怀着激动的心情踊跃发言,
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其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原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但这些方法在特异性、简便程度、温度和试剂仪器要求等方
针对频繁出现的弱毒疫苗免疫失败现象,本研究通过对河南省猪瘟流行病学调查和对流行株的分析,试图从病毒分子水平,比较流行毒株与疫苗株的分子差异,并企图研制出针对CSF的高效安
抗菌肽(Antimicrobiall peptides;AMPs)是生物体内免疫系统产生的一类抵抗外界病原体感染的小分子多肽;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中。抗菌肽的来源非常广泛;大体分为天然抗菌肽和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促进区域经济与国际经济友好合作发展的基础,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潜力、软实力与生产力.在国际经济交流中,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必须坚持国际化与法制化原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