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优势产业。区域优势产业的正确选择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选择、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是我国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期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十五”规划强调,“要打破行政分割,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地区经济关系。改变追求经济门类齐全的做法,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通过区域规划和政策,引导和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四川牧区长期以来受到特殊空间区位条件、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落后。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就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来看,第一产业畜牧业产业化程度和发展质量不高,第二产业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具有明显的资源依赖型特征,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较好,但从其内部构成看仍处在较低层次,主要体现在传统部门仍占主导地位。这极大地制约了四川牧区区域经济的成长。因此,抓紧选择和培育四川牧区优势产业对于推动牧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高牧区各族群众的收入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首先介绍产业结构的相关内容及理论,介绍优势产业理论、选择基准;然后分析四川牧区产业结构现状。运用区位商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三次产业进行优势产业选择,得出三次产业的优势产业,然后根据产业属性不同提出四川牧区优势产业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