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测试在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自其产生,就必须承担风险,风险管理不仅影响银行的经营业绩,而且还可以决定银行的生存能力。银行所发生的问题都是由于风险控制不当所致。随着金融改革的日益深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面对各国金融市场的日趋开放,国际市场间的连动性日益增加,传统的风险值方法已经无法完全反映重大金融事件对商业银行造成的损失。在此背景下,压力测试作为风险值方法的补充,得到广泛地应用,并逐渐成为国际上许多大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方法通过设定压力情景,估计极端事件发生时的最大可能损失,有效弥补了风险值法的不足。 目前,中国正处于金融改革的关键时期,金融业务对外开放、利率市场化、汇率管理体制改革、衍生性金融市场的建立等都是必然的趋势。面对金融全球化的严峻挑战,我国的商业银行需要具有更高的风险预测和风险管理能力。为此,引入压力测试方法,完善自身的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国内各大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我国部分商业银行已于2003年在银监会的牵头下进行了压力测试的尝试,许多学者也开始对压力测试进行研究,并发表了一些有关压力测试的文章。但迄今为止,在国内对压力测试进行系统介绍的专著或是论文相对较少,而切合我国商业银行实际情况的压力测试体系也尚未建立健全。 本文在归纳总结当前有关压力测试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汇总了过去国内外学者所使用过的压力测试模型,阐述了压力测试的特点及压力测试在我国运用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局限性,并进一步详细介绍了压力测试的程序和方法,比较了不同分布假设下的压力模型的特点。利用这些模型,对中国、香港和台湾股市的压力测试值进行估计,然后通过准确性与覆盖率来评估不同分布假设条件下模型的优劣,以期使中国商业银行能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压力测试模型,从而完善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最后,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从准确性方面来讲,极值分布模型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应用效果最佳,而正态分布模型的应用效果最差。而从覆盖率方面来看,则以混合正态分布模型的效果最佳,正态分布模型的效果最差。
其他文献
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在慢慢加强学生语言积累的过程中,也要逐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的综合语言素养得到提升.教师在结合课本内容给学生做文本分析和语言点
期刊
随着我国2001年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12月11日,根据加入WTO承诺,我国正式开放包括成品油批发在内的国内多项零售业务。因此作为刚刚进入国内市场的中外合资公司A,在快
由于受到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影响,企业需要为其雇佣机制增加更多的弹性,以适应激烈的竞争。人力派遣不但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劳动力弹性并提升其竞争力,还可以帮助员工实现弹性化的需
在新一个世纪经济发展的浪潮下,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日益关注的重点。而在强调留住一个顾客比获得一个顾客对企业更有价值的同时,如何提高顾客忠诚便成为至关重要的话题
想要在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有效融入审美元素,这需要教师做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与创设,并且注重跨媒介的开发利用.让历史课堂的教学范畴更加宽广,也为学生打造更加轻松有趣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