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啤酒酵母对燕麦啤酒发酵过程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intangib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通过对燕麦啤酒的研究现状和燕麦的营养价值的研究,利用不同的酵母菌种进行燕麦啤酒的生产,通过对比找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最适合燕麦啤酒发酵的酵母菌种。本实验使用的菌种是实验室保藏的五株来自不同酒厂的啤酒酵母,分别进行燕麦啤酒的发酵生产,通过对菌种的形态特征的研究,对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的检测,对发酵产品的感官测评,最终发现5株菌在利用燕麦进行啤酒发酵的过程中对发酵速率的影响,发酵终产物的口感上各有优缺点。发酵采用燕麦40%、大麦60%混合粉碎煮出糖化法进行燕麦汁的制备,接种量15%进行发酵。在发酵过程中发现,菌种Y-4的双乙酰还原能力最好,发酵结束时双乙酰为0.09mg/ml,峰值0.57mg/ml适中;酸含量1.9ml/100ml,在国标范围内,生产的啤酒口感较好。菌种Z-2的凝聚性最强为2.5ml,发酵结束时酒体澄清;发酵度为69.76%,最终糖度4.1°Bx,发酵较彻底,同时在感官评定过程中Z-2的酒体澄清度,但是泡沫含量、口感等评分不高。在观察菌种形态特征时发现,菌种C-5的菌落形成快并且大而饱满,菌落颜色呈乳白色并有光泽。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最终确定两株菌比较适合燕麦啤酒的发酵。C-5菌落生长最快最好,但是发酵过程中产过多的酸和酯类物质,不适合啤酒发酵。菌种Z-2具有强凝聚性、发酵度最高、感官评定中得分一般,发酵的燕麦啤酒口感寡淡,澄清度最高,并且菌种Z-2不具有良好的双乙酰还原能力,双乙酰的峰值也比较高,发酵结束时酸含量也没有达到国家最适合的标准。菌种Y-4的泡沫质量不够好,菌种凝聚性适中,酒体不够澄清,发酵度不是很高,燕麦利用率不够好,但是双乙酰峰值最高,发酵结束时双乙酰含量最低,降糖速度最快,酸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口感也比较协调。因此最终认为Y-4在五株菌种最适合燕麦啤酒的发酵。
其他文献
介绍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食品中维生素K1的定量测定方法。采用异辛烷加缓冲液和碱作为维生素K1的萃取剂,以C18柱和甲醇-乙腈-水-四氢呋喃为色谱分离体系,在波长254nm的紫外检测器上对24种食品中
提高校企合作效果,既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其评价有助于提升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学生作为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他们对校企合作效果的
惩罚性赔偿,又称报复性赔偿,是指因侵权人的不法行为,法院做出的超过被侵权人实际损失的惩罚性赔偿,其目的在于惩罚和遏制侵权人和他人再做出类似的行为。惩罚性赔偿制度最早
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团校是团校一项长期的工作。团校的历史定位是团干培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团校自身学历教育萎缩的现状
目的:分析结节型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形态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初步探讨E-钙粘蛋白(E-cad)和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CAM)在各亚型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
介绍了红外光谱法在聚合物材料鉴别中的应用,其关键是选择最佳实验条件得到一张理想谱图,并正确地解析谱图。
采用微波消解-八极杆碰撞/反应池(OR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果脯中Cr、Mn、Co、Ni、Cu、As、Cd、Sb、Hg、Pb等10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样品用硝酸+双氧水分解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单一的教材很难满足全国地理教育的需求。教育部在2001年6月实施课改,要求在统一课标的指导下各地区自行编写教材,满足本地区地理教育与教学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汉语热”在全球持续升温。作为临近之邦、同属于汉文化圈的韩国,“汉语热”尤其旺盛。据中国驻韩大使馆教育处参赞安
为了延长花生油的保质期,测定了4种不同复合材料对花生油的抗氧化性能,筛选合适的包装材料制作花生油软包装保鲜袋,并评价其对花生油的抗氧化效果,在9周贮藏期内,对每周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