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而作为促进文化交流的工具,翻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应用类文本,如经济、科技、法律类文本在翻译市场广受欢迎,而与音乐、文学相关的人文类文本翻译则受到的关注较少。因此,本次翻译项目围绕人文类文本翻译展开。翻译材料选自马歇尔·布朗(Marshall Brown)《啮魂之齿》(The Tooth that Nibbles at the Soul)一书的第七章,布朗在文中详细描述了十八世纪中叶韩德尔音乐和英国文学的发展,加深了读者对这段时期英国文化和历史的了解。翻译报告运用的理论是德国翻译理论家莱思(Katharina Reiss)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将文本划分为信息型、表达型、感召型及后来提出的视听型文本,不同的文本类型理论应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通过分析,本项目的翻译材料被划分为"信息型"文本和"表达型"文本,并以"信息型"文本为主。"信息型"文本重在完整准确地表达原文信息,"表达型"文本则关注原文形式美学的传达。本报告从原文的特点出发,结合文本类型理论,对翻译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分别从词汇和句子层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词汇层面,译者总结了术语、人名、文学作品题目和一些历史事件名称的翻译,以及一些需要进行词性转换的普通词汇的翻译;在句子层面,译者则主要分析了长句的翻译,主要涉及长句拆分和语序调整等翻译策略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