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语篇功能的重要成分之一,主位和主位推进对于构建连续、流畅的语篇起着重要的作用。关于主位的界定最早可追溯到帕拉图时期,后经语言学家们的不断完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最终将主位定义为话语的出发点,将语句中剩余的其他成分统称为述位。而在具体的语篇当中,随着语篇的不断发展,相邻句子之间的主位和述位发生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就构成了主位推进。捷克语言学家丹尼斯提出五中主位推进模式:简单线型,主位同一型,主位分裂型,述位分裂型和跳跃型/总结型。研究发现:不同的语篇类型倾向于采用不同的主位推进模式。本文的研究语料是小说,以张爱玲自写自译小说《金锁记》为例。随着我国大力推行"文化走出去"的政策,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中国的本土小说的外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本文就是从主位以及主位推进模式的方面研究如何能够更好的进行文学作品的外译工作。本论文采用的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对中文语料做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进行鉴定和分类,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得出数据;之后对相应的英文语料进行相同的鉴定和分类,做定量和定性研究,得出数据;最后,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并讨论中英文的相似和差异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存在语言上的差异,中英文小说中采用的主位和主位推进模式大致相同。在大体模式相同的框架下,中文小说更注重小说人物的塑造,而英文小说更注重小说故事的完整性。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实际的应用意义和理论意义:理论上,本文验证了主位推进模式和文章的体裁有关,与语言的类型无关;应用上,在实际的文学作品外译中,译员可以适当的进行原文本的主位推进模式的重建。其次,本文的研究成果还可以应用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提高学习者对中英差异的敏感性。